10月11日是重陽節,記者從合肥市民政局獲悉,合肥市百歲老人數量逐年增長,截至2024年9月已達803人。其中,百歲老人最多的縣區是肥東縣,有202人;百歲老人中年紀最長的是蜀山區的井崗鎮的高玉蓮老人,已有111周歲高齡。
從區域分布來看,合肥地區百歲老人最多的是肥東縣,有202人。此外,瑤海區有44人、廬陽區有53人、蜀山區有68人、包河區有64人、長豐縣有106人、肥西縣有65人、廬江縣有55人、巢湖市有100人、新站高新區有19人、合肥經開區有14人、合肥高新區有13人。
從歷史數據對比看,2018年,合肥市百歲老人453位;2021年,合肥市民政部門曾編纂過《合肥百歲老人檔案》,當年有600多位百歲老人、而到了2023年10月重陽節再統計,合肥市百歲老人數量首次突破700人,達到701人。最近這一年時間,合肥百歲老人又增加了102人,總數達803人。
近年來,合肥市持續提升老年人福利,拓展居家養老服務內容,“養人之城”讓更多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其中,合肥市為百歲老人建檔立卡,為80歲以上老人發放高齡津貼。自2021年1月1日起,合肥市建立高齡津貼動態調整機制,并連續兩年提高高齡津貼標準?,F行標準為:80-89周歲高齡津貼每人每月120元;90-99周歲高齡津貼每人每月240元;100周歲以上高齡津貼每人每月600元。
以肥東縣為例,肥東縣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截至9月底,肥東縣共有在冊80周歲及以上高齡老人4.3萬多人,其中,80-89周歲36380人,90-99周歲6468人,100周歲及以上202人,共計發放包括百歲老人在內的高齡津貼6069960元。
為了促進老年助餐服務的高質量長足發展,合肥市在全國省會城市中,首個將老年助餐服務納入地方立法。同時,統籌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的養老服務體系。2022年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全國公共服務質量監測情況通報》,在全國120個城市中,合肥養老服務領域得分居全國第一。
為了改善高齡老人的生活居住環境,肥東縣持續推進社區老年助餐服務行動,多渠道解決社區獨居、空巢、經濟困難、高齡老年人就餐難題,兼顧解決其他有需求的老年人就餐問題,截至目前,該縣共建設完成老年助餐機構121家,投入縣級運營補貼2169.3萬元。自老年助餐系統上線以來,全縣共有18919名低收入老年人享受了助餐服務,累計就餐167.2萬余人次,消費金額達1685.9萬元。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武鵬 通訊員 高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