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屆“中國武警忠誠衛士”張來軍是武警安徽總隊某部文職人員,他常說,“從‘橄欖綠’到‘孔雀藍’,變的是身份,不變的是我對黨的忠誠、對軍隊的熱愛、對事業的執著?!?/p>
文韜武略,生來為軍。從當兵提干到副團職、再從現役轉改文職,張來軍從軍路上的每一次轉折,變化的是崗位,不變的是投身強軍事業的初心。在每一個階段,他都保持沖鋒的姿態,披荊斬棘、勇挑重擔,先后榮立個人三等功8次、所帶單位榮立集體二等功1次。
特戰勇士:被譽為“江淮第一攀”
“我們每個人都只有一次青春,那么就更應該在吃苦的年紀選擇拼搏?!比缢?,張來軍選擇了一條拼搏之路。1999年,義務兵服役年限由3年調整為2年,家人想讓張來軍及時退伍回家經商,但他說服家人堅持留隊,并繼續在要求最嚴、訓練最苦的崗位拼搏奉獻。2000年華東六省一市比武對抗中,他和戰友攜手奪得團體第一名,特別是攀登課目的優異成績,讓他獲得了“江淮第一攀”的美譽。
2009年,時任大隊長的張來軍帶隊出征武警部隊首屆特戰干部骨干比武,此前由于訓練強度大,張來軍小腿肌腱受傷,腿傷未愈的他仍然全副武裝奔跑在高嶺訓練基地,最終取得個人第六名的驚人成績,同時也帶領戰友們以團體第三、個人指揮專業第四的成績交出合格的答卷。
在20年特戰生涯里,張來軍堅持拼搏奮斗,4次參加總隊特戰比武均位列第一,任主官時所帶單位3獲標兵、6評先進,被武警部隊表彰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轉改先鋒:從“機關新兵”到“行家里手”
“作為一名黨員,面對改革大勢,必須服從大局?!?018年,軍隊編制體制調整改革持續向縱深推進,面對轉改文職的號召,已經是旅級支隊副參謀長的張來軍第一批向組織提交了轉改申請。他的親友和戰友都紛紛勸張來軍考慮考慮,張來軍毅然堅持自己的選擇,成為一名文職參謀。
在特戰崗位上的磨煉鍛造了張來軍認真的作風和不服輸的勁頭,轉改文職后,他也將這些優秀品質帶到部隊管理工作崗位上。他虛心向身邊的領導和同事學習,從一名“機關新兵”逐步成長為管理工作的行家里手,先后參與武警部隊“嚴格落實條令,正規‘四個秩序’”、“智慧營區”和網絡安全教育試點等任務,圍繞網上消費、快遞收發、在外人員管控、私家車使用以及公勤人員管理等難題,探索形成了多項制度機制。其中,“手機進班”管理措施被總隊推廣應用,10余篇調研成果在部隊轉發。
6年來,張來軍始終把官兵冷暖放心頭,多次深入基層檢查調研。憑借扎實的工作作風,張來軍的工作受到上級充分肯定,連年被總隊評為為優秀文職人員,被武警部隊表彰為“轉改先進個人”和“優秀文職人員”。
訓練標兵:閱兵訓練磨破了5雙鞋
2019年國慶70周年閱兵中,文職人員首次組建方陣,正步通過天安門,接受檢閱,而張來軍就光榮地站在“孔雀藍”方陣中。接受檢閱的數十秒無上榮光,而背后的艱辛與汗水,只有張來軍自己能夠切身體會。
進閱兵村前,由于年齡較大、身高略矮,張來軍一直作為預備隊員參加訓練。為了能夠成為正式隊員,張來軍加班加點強化練習,并用增高鞋墊來彌補身高不足。憑借多年特戰訓練經驗,他很快掌握了動作要領,成為預備隊里的佼佼者。
由于訓練強度日漸加大,張來軍在一次夜訓后高燒40度不退。值班軍醫想把他連夜外送到醫院治療,但那時已臨近最后一次入選考核,住院很可能錯過進入閱兵村的機會?!敖o我吊幾瓶水就行,我不需要住院,我頂得住?!睆垇碥娨辉賵猿窒?,軍醫不得已通過輸液給他治療。3天后,稍稍恢復精力的張來軍,拔掉針頭立刻投入緊張的迎考訓練,最終以過硬的隊列動作通過考核,成為正式隊員。
閱兵訓練6個多月的時間里,張來軍磨破了5雙皮鞋、穿爛了4套訓練
服,體重減了20多斤,在歷次的訓練考核中均名列前茅,并被方隊評為“訓練標兵”,最終圓滿完成了閱兵任務,在天安門前展示了“孔雀藍”的風采。
戰衣雖改,軍人本色不改;崗位雖變,愛兵初心如磐。中國武警忠誠衛士張來軍,老兵換甲,矢志強軍,不忘初心再出發!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靜文 通訊員 蔡嘯天 張琪 實習生 祁鳴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