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出錢、企業“體檢”, 省發展改革委組織各市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對全省402家重點用能單位逐一開展節能降碳診斷服務。初步統計,首輪診斷共提出節能減煤降碳措施2098條,預計全部實施后可實現節能790萬噸。
節能降碳診斷?怎么診?如何斷?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安徽省發展改革委獲悉,省發改委面向社會公開征集并發布第一批節能減煤降碳診斷服務機構和合同能源管理合格供應商。鼓勵各市優先從省級節能減煤降碳診斷服務機構名單中選擇第三方專業機構開展診斷工作。同時,建立動態管理和績效評價機制,實施有進有出的動態調整。
為了規范診斷工作流程,省發改委發布第三方專業機構診斷指引,重點對企業的能源流程、能效指標、能源管理、工藝環節、設備能效等進行診斷,明確診斷團隊、工作計劃、現場診斷、診斷報告的具體要求,綜合評估各項改造措施的節能降碳效果和經濟效益,形成“一企一策”診斷報告。
我省還建立診斷成效與服務費用對賭機制,提高診斷深度。具體來說,建立第三方專業機構服務費用與節能量掛鉤機制,對于審核通過的診斷報告,由各市根據重點用能單位行業類型、存續時間、能效水平,以及診斷機構提出的節能降碳措施預計實現節能量占企業能耗總量比重等因素,合理確定并支付診斷機構服務費用。對審核不通過的診斷報告,不予支付服務費用。
診斷只是開始,我省還通過實施退坡獎補、差異化用能等政策,支持企業改造升級。采取“免申即享”方式支持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技術改造,對改造后達到標桿水平及以上的,根據企業節能降碳改造完成時限先后,采取退坡機制,逐步降低兌現獎補的比例,推動企業快改盡改。對未按期完成改造任務的重點用能單位,從嚴從緊下達節能目標。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了解到,重點企業“一企一策”節能降碳診斷全面梳理、系統分析企業能效水平和節能降碳空間,明確可操作的實施路徑,形成“一企一策”精準診斷報告,推動企業節能增效。初步統計,首輪診斷共提出節能減煤降碳措施2098條,預計總投資316億元,全部實施后可實現節能790萬噸,減煤量344萬噸,降碳量1561萬噸。據了解,此項工作擬入選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案例選,相關經驗做法將向全國復制推廣。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媛媛 通訊員 趙英豪 實習生 楊顏鈺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