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下了一夜,窗外好一個冰雪世界,夢幻,詩意,潔凈。
樓后雜草枯敗的荒地,雪給它換了氣象,新貌新顏,遼闊邈遠,著上了遠郊曠野的氣質。有人走在那曠野里,渺渺如黑色的小珠子,在白玉盤里緩緩翻滾。孤獨的身影又像是在潔白的稿紙上揮筆寫著煙火塵事的詩句,天蒼蒼,地茫茫,為誰辛苦為誰忙?
樓下有人騎車而過,大聲歌唱。路滑,車子醉醺醺,像喝了兩斤燒酒。歌聲清澈嘹亮,鏗鏘固執,像癡人一腔熱情絮絮說著一個清夢。
雪是寂寂長冬的精氣神,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詩是俗世煙火的真性情,人內心深處的某個角落藏著生活的詩意和浪漫。
冰雪相擁的人間,在此時清澈清寧,像深可見底的潭水,幽邃里亦有簡單和純真。一個人的赤子情懷在紅塵中,是陽光照在白雪上,上下一色,天地俱寂,天光與雪光共輝映的絕妙風景。
張岱說,世間山川、云物、水火、草木、色聲、香味,莫不有冰雪之氣;其所以恣人挹取受用之不盡者,莫深于詩文。
冰雪之氣是什么呢?張岱在《一卷冰雪文序》里寫冰雪讓魚肉不敗,能壽物;冰雪多,來年谷麥必茂,冰雪能生物;人也是藉此冰雪的特質而成長。劍有光芒,山有空闊翠綠、夜氣有水霧、月亮有煙霜一般白亮、竹葉有蒼翠深紅、食物的味道有天然新鮮、古銅器有青綠色、玉器有古舊的光澤、詩文有冰雪一樣的氣質。這些都給人啟迪和豐富。
從煙火塵世的忙碌里走出來,探幽訪古,追求詩和遠方,其實是到大自然里尋找冰雪之氣,洗滌落滿塵埃的心靈。
受用之不盡的并不是那些自然美景,畢竟人到底生活在俗世煙火中,柴米油鹽里磕磕絆絆,不可能總是風花雪月。
這兩年讀詩背詩,深深感受到詩文冰雪之氣的力量。
摩肩接蹱的人海里,包里裝著一卷詩文,內心踏實有方向?,F實生活的壓力和繁忙中,腦海里時常會蹦出一些詩句,宛若一陣清風吹來,人在奔波忙碌里少了些焦躁抑郁。
枕前也總要放上一卷詩書,睡前讀讀,平心靜氣,人平和,睡眠好,精神好,煩惱少了許多。
(耿艷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