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字寫得好不好,不要描?!薄奥齺?,剛開始寫不好很正?!?0月13日下午,在合肥高新區天樂社區的一間活動室里,朱丹穎正帶著社區老年大學的學生練書法。
朱丹穎是一名職業畫家,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受邀成為老年大學的書畫老師,今年已經是第四年了。這四年的從教經歷是她之前從沒想到過的。每個班都有一兩個“學霸”,也有學生上課聊天打瞌睡,同學之間會吵架,她還在深夜收到過道歉短信。
朱丹穎(左)指導學生 劉媛媛/攝
學習態度沒話說,為趕作業顧不上做飯
朱丹穎在安徽省老年大學、合肥市老年大學和多個社區老年大學擔任書畫老師。專業院校畢業,剛受邀給“老年大學生”當老師的時候,她以為這事應該很輕松?!袄先思彝诵萘藢W學書畫,打發個時間,能有多難教?”
現實有點出乎預料,主要是學生太認真。不考級、不升學,學習成了完全自主自發的行為,大部分學生學習態度端正得沒話說?!鞍嗬镏辽偃种灰陨系膶W生一直特別認真,完全不是學著玩的心態?!?/p>
老年大學一門課程一般一周一次課,課后朱丹穎布置學生畫20頁作業,下一次上課就有不少學生交來一摞作業,超額完成了。有阿姨自從開學每天在家苦練,飯都顧不得做,一周練了上百張,挑了20張最好的交作業。
這學期她帶的明清花鳥班升了中級班,按照課程規劃第一個月練書法,沒有畫畫作業,有老人擔心一個月不畫“手生”,依然每節課按時交20張畫,請朱老師點評。
“很多老人是對書畫發自內心地喜歡。有些老人小時候就喜歡,年輕的時候忙升學、忙工作、忙孩子,現在有機會學就很珍惜,也很投入?!?/p>
班里的學生年齡以五六十歲居多,年過七旬的也不少,還有一位已經八十多歲的老先生,上學期每天堅持坐公交車來上學,下雨天都沒缺過課。
學生認真,老師也必須拿出看家的本事?!耙稽c不能含糊,教學態度不認真自己都不好意思?!?/p>
也有上課打瞌睡的學生,倒不是偷懶,主要是太忙?!皭酆锰貏e廣泛,報了好幾門課,一大早就趕來上課了,到下午還能不犯困嗎?”
朱丹穎(中)
“賞識教育”為主,深夜曾收到道歉短信
朱丹穎最近受邀到一家高新企業園區,擔任“午間一小時”的授課老師,學生都是企業的年輕人。上了幾節課她感慨:“年輕人,特別乖?!?br>
這跟老年大學的學生形成了鮮明對比。思想成熟、一輩子見慣了“大風大浪”,老年大學生們在課堂上尊重老師,也敢于質疑。朱丹穎教學生畫荷花,花瓣兩筆。有阿姨較真,“三筆行不行,從右向左畫行不行?”朱丹穎每一節課都會認真備課,遇到學生的問題就要講通講透,講到服氣為止。
給老年人上課,教學方法也不同于教孩子。講繪畫技法,先講中國文化,講名家生平,講畫中蘊含的哲學思想,老人家聽得津津有味?!袄夏耆死斫饽芰?,但動作可能沒那么靈活,很多技法一說他們就明白了,但要落到手上,得更多練習?!?nbsp;
老人自尊心強,朱丹穎更多是“賞識教育”,不足的地方含蓄點說,有進步就積極鼓勵。老人記憶力差一些,一個知識點她經常要在課堂上反復講幾遍。遇到跟同桌聊天沒聽見的學生,又要多講幾遍。
今年3月,朱丹穎在合肥老年大學給明清花鳥班的同學們辦了一場畫展,絕大部分學生是零基礎,在老年大學學習不到兩年,一些作品專業水準令人驚嘆。
“老小孩”有時候也要哄。每學期開學大家都想搶前面的座位,心儀的位子沒搶上,總少不了幾個白眼,幾句抱怨。朱丹穎經常給作業優秀的同學發小禮物鼓勵,有一回發小書簽,發的過程中一位孫阿姨(化名)跟另一位阿姨鬧了不愉快,吵了起來,她分別安撫了半天才哄好。
本以為這事就過去了,半個月后的一天深夜,她收到了孫阿姨的短信?!八f這么多天一直想道個歉,其實她很喜歡我的課?!?/p>
孫阿姨腿腳不太好,又不想拄拐杖引起別人關注,每次上課拉一個拉桿箱。她在短信里告訴朱丹穎,年輕的時候就喜歡畫畫,退休了終于有機會學畫。她每次上課坐第一排,用手機錄下了老師的每一堂課?!八f將來自己走不動了,躺在床上可以看看,回憶這段時光?!笨粗绦?,朱丹穎沒忍住落下了眼淚。
朱丹穎帶老年大學的同學們在美術館研學
學習不是全部,在老年大學“換個活法”
當你老了,會怎樣生活?在老年大學,很多老人“換了個活法”,看到了晚年生活的更多可能。
明清花鳥班的班長余阿姨退休前是一名會計,性格內斂沉穩。在老年大學,她發現了自己的“隱藏技能”?!八囆g確實需要一點天分,余阿姨就屬于非常有天分的學生,一上手就與眾不同,她的畫很受好評?!辈粌H畫得好,余阿姨為人謙和,辦事妥帖周到,在班里人緣也特別好。被推選為班長的兩年里,她把班級事務安排的井井有條。今年她還被評為優秀學員,成了老年大學里的“風云人物”。
去年余阿姨生病做了一次大手術,很長時間沒來上課。過了好幾個月還是堅持回來了,辭去了班長職務,但課接著上,一次沒落下。
張阿姨是“插班生”,卻也是一名“天賦型選手”,學畫沒多久就畫的有模有樣。她性格開朗,喜歡發朋友圈,沒多久就有人看了朋友圈來求畫。老年大學在社區搞活動,老鄰居看到張阿姨的畫大為吃驚,“你這么厲害??!”張阿姨特別高興。畫畫成了張阿姨生活中重要的事,家里有小輩結婚她也計劃送一幅畫。她問朱丹穎:“送自己的畫,這禮物很特別吧?”
張先生(化名)今年不到50歲,在社區老年大學,他算“小張”。小張是一名癌癥患者,生病了不能上班,來上了老年大學?!皝淼臅r候他就說,自己脾氣不好,這么多年沒少跟家里人吵架,總也改不了?!痹诶夏甏髮W,課堂氣氛輕松,朱丹穎和其他同學經常找他聊天,開導他?!盀閯e人好也要好好說話,孩子的事別管太多?!甭?,“小張”心情平復了,笑容也多了。班級群里,他是發言最積極的人。每次上課,他都給朱老師帶一瓶水。中秋節班里搞活動,朱丹穎送每位同學一幅扇面,“小張”要了三幅?!耙粋€送媽媽,一個送妻子,一個送女兒?!?/p>
“老去”很漫長,也可以很多彩
身體機能在下降,離開了原先的工作崗位,子女也有了自己的生活……在朱丹穎看來,“老去”是一個漫長的逐漸失去的過程?!耙惠呑佣枷褚豢诰?,不斷給別人水。瀕臨枯竭的時候,怎么潤澤自己?”
在老年大學,很多老人找到了答案。做自己喜歡的事,有了新朋友,新的圈子,很多老人不愿意離開老年大學。朱丹穎任教的這幾年,很少有學生主動結束學業。除了一位高齡老人這學期沒來,其他幾個學生缺席都是“請假”,理由是要去給子女帶孩子。一位阿姨特意給朱丹穎打電話,“我不是退學,是請假,跟女兒約好了,孩子上了幼兒園我還回來?!?/p>
在老年大學當老師收入不高,但朱丹穎覺得,教老人畫畫很有成就感。教學的過程不僅僅是付出,自己也收獲了鼓勵和安慰?!叭松y免遇到艱難困苦,他們豁達的生活態度和樂觀的精神對我影響很大?!?/p>
朱丹穎是“70后”,在老年大學的教學經歷也讓她對“老去”這件事有了跟過去不同的想法。 “將來我自己的晚年生活,希望也能調節到一個理想的狀態。老了也可以活得多姿多彩?!?/p>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媛媛)
(圖片除署名外由采訪對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