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7月4日8時,在長江池州段離南岸大堤約50米處的河漫灘區施工點,隨著5號墩承臺最后一方混凝土澆筑到位,標志著池州長江公鐵大橋首個承臺順利澆筑完成,大橋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
池州長江公鐵大橋連接池州市貴池區和銅陵市樅陽縣,其中主橋長 1768 米,為采用(100+378+812+364+114)米孔跨布置的三主桁三索面雙層鋼桁梁斜拉橋。大橋南索塔高 270米,北索塔高 282.5 米,均為造型優美的空間鉆石型鋼筋混凝土橋塔,有“天空之橋”的美譽。
池州長江公鐵大橋按照“公路+城際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合并過江的標準建設。上層作為寧樅高速公路的過江通道,按雙向 6車道布設,設計時速100公里;下層承載兩線合池城際鐵路,設計時速250公里;預留兩線池銅市域鐵路,設計時速160公里。
池州長江公鐵大橋共設計有42個橋墩,此次澆筑的5號墩位于河漫灘區,其承臺設計為矩形,尺寸為39.4×10.9×5.0米,承臺使用鋼筋156.8噸,澆筑混凝土約2219.5立方米,具有混凝土澆筑方量大、施工時間長、溫控要求高等施工特點。
池州長江公鐵大橋是即將開工建設的合肥至池州城際鐵路全線控制性工程,上游距池州長江公路大橋約 24 公里,下游距銅陵長江公路大橋約 20 公里。大橋建成運營后,將成為繼蕪湖長江大橋、銅陵長江公鐵大橋、蕪湖長江三橋,以及在建的馬鞍山長江公鐵大橋、G3 銅陵長江公鐵大橋之后,安徽省內第 6 座跨越長江的公鐵大橋。
合肥至池州城際鐵路和池州長江公鐵大橋建成運營后,將打通合肥經池州至皖南地區的公路和城際鐵路等交通運輸通道,合肥與池州間乘坐動車組列車可快速直達,無須繞道銅陵、安慶等地,對于進一步加強皖江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過江通道布局,推進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等具有重要意義。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靜文 通訊員 許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