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合肥迎來2025世界制造業大會重磅活動——“生物制造引領未來產業新格局對接會”。來自政府、學界、企業及投資機構的230余位代表齊聚長豐,聚焦生物制造這一戰略性新興產業,探討如何構建從技術到產品的全鏈條生態,推動產業集群融合與跨越發展。
活動現場傳出多個實質性進展。安徽系統披露生物制造產業發展成效,宣布已形成生物制藥、生物食品、生物能源三大百億級產業集群,并培育出華恒生物、豐原集團等一批龍頭企業。更引人注目的是,安徽通過央地合作設立總規模30億元的生物制造產業基金,首批掛牌合肥生物制造省級未來產業先導區,推動產業步入規?;?、資本化新階段。
一批重點項目與平臺同步落地。長豐縣政府、安徽大學法學院與華恒生物、國投創合等企業集中簽約合成生物學多尺度孵化中心、人工智能驅動生物智造平臺等7個重大項目和基金。同時,安徽省生物制造產業聯盟正式揭牌成立,旨在推動“政產學研金服用”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進程。
專家學者指出,安徽在L-丙氨酸、聚乳酸等生物基材料領域已形成全國領先優勢,而人工智能與生物制造的交叉融合,正成為突破生物反應器、優化工藝路徑的新引擎。合肥合成生物創新研究院和長豐合成生物制造產業園的設立,將進一步增強其中試轉化和產業集聚能力。
會議期間,嘉賓赴合肥省生物制造先導區實地考察,見證了一批中試平臺和創新項目的建設進展。安徽明確表示,下一步將依托基金賦能、政策支持和聯盟聯動,構建“四鏈融合”的產業生態,加速邁向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生物制造高地。
(安徽商報 元新聞 記者 鄭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