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托人利用違規軟件炒股造成虧損 委托人打官司索回損失
    來源:安徽商報 責任編輯:張春雨 分享到 2024-10-14 12:24:17

    委托他人炒股票,結果受托人利用違規軟件炒股造成虧損,雙方是否構成委托理財關系,損失怎么計算?近日,淮南市中院終審宣判這起委托理財合同糾紛案。

    委托他人炒股 他人利用違規軟件致虧損

    2020年,張某認識了鄒某,鄒某向張某推薦股票。張某陸續支付3.85萬元委托鄒某代其購買股票,并將身份證號、銀行卡號、手機號等信息提供給鄒某。

    鄒某聽聞通過一款“炒股軟件”購買股票手續費低、穩賺不賠,頗為心動,自己注冊的同時也利用張某個人信息注冊該軟件,把賬戶和密碼發送給張某。

    鄒某將張某的投資款匯入三名案外人個人賬戶,再通過“炒股軟件”進行股票交易。不久,鄒某發現該“炒股軟件”已無法登錄,平臺的運營公司也已注銷,意識到上當受騙的鄒某立即選擇了報警。

    張某得知情況后,馬上向鄒某索要投資款。經協商無果后,張某將鄒某起訴至淮南田家庵區法院,要求歸還本金3.85萬元及相應利息。

    一審法院認為,張某與鄒某之間成立委托理財合同關系,鄒某接受張某投資款,應當按照張某指示將該款項用于購買股票,但鄒某卻利用違規軟件進行股票交易,造成投資款損失,故鄒某并未完成張某委托,應當返還張某3.85萬元投資款。

    張某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在沒有經過充分調查情況下,輕易相信高額回報,委托他人代為投資,對于未能及時止損也有一定責任。

    法院對于張某主張的利息不予支持,一審判決鄒某一次性返還張某投資款3.85萬元。

    受托人構成違約 返還理財資金

    鄒某不服一審判決,認為自己不應承擔損失,向淮南中院提起上訴。

    淮南中院審理后認為,此案爭議焦點在于雙方之間是否成立委托理財合同關系。從協商過程看,張某將個人信息提供給鄒某,鄒某對張某承諾高額回報,至于是否會虧損及虧損如何承擔,無證據證明雙方達成一致意見。

    從資金流向看,鄒某將款項匯入案外人個人賬戶,再進行股票交易,張某對鄒某的操作事項并無決定和控制權。從投資決策看,鄒某下載非正規軟件進行股票和資金交易,具體操作的投資決策由鄒某作出,相應的風險也應當由鄒某承擔。故鄒某在投資事項中處于決策和支配地位,二者并不是共同投資關系,而是委托理財合同關系。

    民法典規定:委托人或者受托人可以隨時解除委托合同。鄒某接受張某的委托并收取資金后,未通過正規途徑開立賬戶進行股票交易,依據未經證實的消息在非正規軟件中進行操作,造成資金損失,從而未能完成委托事項,因其個人原因導致資金損失,構成違約。張某有權主張解除委托理財合同。

    鄒某應承擔違約責任,并返還張某理財款。二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法官提醒稱,針對此種民間互助理財行為,雙方當事人可能形成民間借貸、委托理財、共同投資等法律關系。委托理財合同是建立在認可投資風險,追求理財高收入的基礎上,委托人將資金轉移給受托人,若因投資風險產生本金損失,應按照過錯程度,委托人和受托人分別承擔損失。本案中,鄒某對投資事項處于支配地位,對利用違規炒股軟件投資的行為具有重大過失,法院依據案情判令鄒某全部返還本金,張某自負利息損失,也是對盲目投資行為的深刻教訓。

    任何投資都有風險,投資人自身應盡謹慎注意義務,購買股票需要到正規的證券公司開立賬戶,并留存好相應交易證據。同時,不要輕信陌生人推薦的投資理財App,不要輕易點擊陌生人發來的鏈接,不在未經認證的網站上注冊充值。(方碩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張劍)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成熟熟女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超碰在线中文字幕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在线观看_一级欧美一级日韩片_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_亚洲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