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慶市懷寧縣洪鋪鎮金雞村金雞碑文化廣場,每天都有游客前來觀賞“金雞碑”。這兒,也因此成為了一個網紅打卡地。
“1984年7月,縣里的一次文物普查發現了‘金雞碑’,在戲曲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金雞碑被譽為研究戲曲史的活化石。據我們了解,金雞碑目前僅存兩塊,一塊在我們金雞村保存完好,另一塊在福建省漳浦縣?!睉褜幙h洪鋪鎮黨委副書記湯霖介紹,當地的金雞碑現坐落于洪鋪鎮學堂村東部,高1.1米,寬0.75米,由白色石料刻成;碑的正文為“金雞社令正直之神位”,兩側分別冠以“日”“月”二字;上款題為“庚戌歲 冬月吉旦眾生祀奉”,下款是立碑人“本社”“信官”“信士”“生堂”楊文堂等25人姓名;碑邊刻纏枝花紋,碑文楷書陰刻。據《懷寧縣志》記載:金雞碑的立碑時間最晚應是清雍正八年(1730年),或者上到明代。
這塊碑為什么如此引人關注?據了解,“金雞”為舊時社戲所祀之神,屬于道教文化的產物,來自藝術之神“二郎神”座下的“金雞”和“玉犬”。而“中國電影金雞獎”的設立,也主要取其“金雞啼曉”的寓意,以此激勵電影藝術工作者聞雞起舞。此外,該獎誕生于1981年,因當年屬中國農歷雞年,這也是其得名的由來之一。
文物是承載歷史、凝結鄉愁的重要載體。1986年7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而早在2005年,懷寧縣文物管理部門對其進行了重點保護?,F在的金雞碑碑身,被罩上了一層有機玻璃,碑的上方建有一座四角亭,這樣既避免了雨水侵蝕,又便于游客觀瞻。
戲劇界有句名言:“梨園佳弟子,無石不成班”。當中的“石”指的就是與洪鋪鎮相鄰的石牌鎮。據史料記載:石牌鎮始建于宋朝,到明清時期已是商埠林立,文化昌盛,當時戲曲的幾大劇種如徽劇、昆曲、青陽腔、黃梅戲等,都在石牌立足并得到發揚光大。
文化的鼎盛與文化的傳播互為因果關聯。那時,水上交通是當地人出行的首要選擇,“戲曲之鄉”石牌的藝人外出謀生時,一般都會乘船在洪鋪鎮作短暫停留。洪鋪鎮為水運港口,還設立了官道驛站,街上各種商鋪、飯館、旅館、澡堂、作坊等一應俱全,藝人可以在洪鋪鎮配齊所需物資和休整;出了洪鋪即到皖河口進入長江算是別離故鄉。當時的人們把洪鋪當作離開故鄉的最后一站,所以藝人們在洪鋪立了戲神之碑“金雞碑”加以祭拜,用以寄托對家鄉及親人的眷戀和對前途的祈福。
中國音樂學院音樂專家何昌林先生的《北京書簡》稱:“‘金雞’何神?福建省漳浦縣聱鰲中林相公廟(戲神廟)中,原有‘吹笛金雞’神像一尊,至今仍保存在該村蔡同志家;而漳州、漳浦一帶流行著一種‘安慶調’,實即‘石牌調’(吹腔)??梢姂蚯l石牌的藝人們,連曲加戲帶戲神(金雞神)都傳到閩南去了!”從這里我們不難發現懷寧縣在中國戲曲發展史上所占的重要地位。
醇厚濃郁的鄉土氣息、熠熠生輝的戲曲文化,為洪鋪鎮增添了無限魅力,也為文旅融合發展提供了豐富資源。進入文旅融合新時代,洪鋪鎮著力打造“金雞碑”文化旅游品牌,著力加快推進金雞村美麗鄉村和金雞碑文化廣場群建設,形成“點上出新、線上出彩、面上成景”的美麗鄉村發展格局,通過資源共融實現資源共生,不斷推動文旅產業轉型升級,打造優質文旅產品,激發多層次消費能力釋放,讓文化發展有活力、旅游發展有魅力,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詩和遠方”的向往,使文化旅游產業成為鎮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拔覀兞帉⒔痣u碑園林打造成為聚人文、休閑、娛樂、觀光、垂釣等為一體,一方心曠神怡的生態福地、魅力四射的文化高地、別具風情的旅游勝地?!睖卣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