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需攜帶任何證明材料,即可現場辦理提取公積金、“邊境管理區通行證”等千余項業務;小小城市驛站不但能讓戶外工作者等群體納涼避暑,還能為周邊居民提供直飲水、無線上網、充電等多項免費便民服務;一張碩大的電子屏居然可以讓一座工廠的生產運行狀況一目了然……
城市的發展,不僅要有高度,更要有溫度。不少去過馬鞍山的客商說,馬鞍山是一座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的城市。在這里,以簡化求效率,以便民贏民心,以智能促發展,隨著一項項務實、貼心的舉措扎實推進,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來越有“厚度”。
市民通過“無證明城市”桌面交互終端辦理業務(高斌/攝)
簡化便捷為先
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趕著暑假的“尾巴”,家住馬鞍山一小區的陳先生打算和朋友一起去西藏阿里地區走個“大環線”。由于目的地需要“邊境管理區通行證”,他和朋友一起來到馬鞍山市政務服務中心辦理證件?!捌鋵嵉嚼_也可以辦理,但考慮到行程安排,以及旅途中可能出現的臨時狀況,決定提前辦好證件?!标愊壬嬖V記者,原本以為辦理證件會很麻煩,還提前打了電話咨詢需要攜帶哪些證件,“結果被告知,只要到政務服務中心的公安綜合窗口,刷個臉就行了。甚至連身份證都不需要出示,非常方便!”
“以前辦理‘邊境管理區通行證’,要先在窗口領表,去派出所辦理無犯罪記錄證明,再回到窗口辦證?,F在只需要在公安綜合窗口面對‘政民通·馬上辦’設備刷個臉,剩下的事就交給系統處理,然后到窗口取件就行了?!睋R鞍山市公安局科信支隊的負責人介紹,除了“邊境管理區通行證”,在馬鞍山市政務服務中心,能夠“刷臉即辦”的業務還有很多?!耙郧笆忻駚磙k證,需要準備各種紙質材料,工作人員也要在現場掃描記錄歸檔。不但費時費力,也不利于‘無紙化’辦公?,F在很多業務可以‘無證明’辦理,不但市民方便了,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也進一步提升了,還節約了不少資源?!?/p>
陳先生的辦證經歷只是馬鞍山打造“無證明城市”的一個縮影。所謂“無證明”,并不等于“零證明”或不需要證明,而是通過優化服務,實現群眾辦事時免于提交或無須重復提交相關的紙質證明材料。針對群眾和企業辦事“證明多、出具難、多頭跑”等問題,馬鞍山去年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率先在全省開展“無證明城市”建設,率先在全省研發上線“政民通·馬上辦”無證明查詢核驗系統,率先在全國研發運用“無證明城市”桌面交互終端。截至目前,該市共梳理市級證明材料1295項,已實現免提交987項、免提交率76.2%,通過“刷臉”核驗實現無感“免證辦”5.7萬件次。
據介紹,馬鞍山通過清理證明事項,直接取消49項沒有法定依據、能夠被其他材料代替的證明事項;對71項證明事項,采取告知承諾的方式實現免提交;通過共享數據,對629項事項實現證明材料免提交;對無法數據共享的證明材料,建立協查核驗反饋機制,由審批單位向證明擁有單位發起核驗請求,并對反饋時限作出規定。與此同時,該市破除部門壁壘,編制數據共享責任清單,打通4個國家級、23個省級、23個市級數據通道,其中身份證、戶口本等16類高頻數據實現100%歸集共享。在該市、縣政務服務大廳部署使用無證明查詢核驗系統。對涉及群眾生活服務的649項證明材料,已實現免提交526項、免提交率81%。對涉及企業經營辦事的974項證明材料,已實現免提交722項、免提交率74.1%。對兌現人才政策所需要的教育、社保等證照證明實現免提交。對免提交的證明事項,不再要求基層提供實體證照證明。
微改造精提升
小小驛站化身為城市“溫暖小屋”
民生溫度藏在城市細節里,在馬鞍山主干道和公園游園附近,一座座功能齊全的城市驛站正陸續拔地而起。在這里,戶外工作者可以納涼避暑、熱飯添水;手機沒電的市民可以臨時駐足,充個電、蹭個免費WIFI;驛站周邊的居民也可以來看看書、歇歇腳……
“城市驛站既是一線勞動者的休息站、幫助鄰里解決困難的服務站,又是社情民意直通站、宣教服務點和城市悅書房?!睋R鞍山市城管局的相關負責人介紹,打造城市驛站的初衷,就是為市民,特別是戶外勞動者解決熱飯、 喝水、納涼、避寒等現實問題,讓市民群眾在享受服務時體驗到家的感覺。2023年,馬鞍山市城管局結合城市更新以“微改造”促進“精提升”,建成兩座集休閑、娛樂、應急、便民等于一體的城市驛站,分別是珍珠園驛站和東湖驛站。
其中,東湖驛站位于該市東湖公園西北角,是由原有園林用房改造而成?!霸诒A粼畜w塊造型基礎上,通過高聳的雨棚、貫通的大臺階、多維組合的景觀及地形,形成了靈動、有活力的公共空間?!痹撠撠熑烁嬖V記者,東湖驛站改造后的面積約425平方米。一層主要是主體用房和公廁,主體房屋內布置有休息區、讀書區、自助區,并配備了空調、無線網絡、直飲水、共享雨傘、微波爐、醫療箱等設施。二層通過屋外大臺階與地面相接,設置了遮陽傘、木制平臺及座凳等,供市民休憩。
“自從驛站對外開放后,幾乎每天都是人氣滿滿?!睎|湖驛站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五一”期間,該驛站每天接待市民量都在250人次以上。除了提供免費周到服務,驛站還面向周邊居民、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比如,青年讀書會、市民課堂等,依托驛站的共享空間和閱讀氛圍,發揮著城市公共文化空間功能?!瘪R鞍山市城管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市計劃在今年年底前新建改造9座城市驛站,同時進一步完善驛站功能品質,讓小驛站傳遞“大溫暖”,提升市民群眾的生活品質。
“馬鋼交材”生產車間(馬鞍山宣傳供圖)
馬鋼印、爭氣輪
“數智”賦能馬鋼車輪跑出加速度
從新中國的第一件車輪,到復興號動車組上的高速車輪;從新中國第一個火車車輪輪箍生產基地,到多類產品實現全球首發?!皵怠薄爸恰辟x能,給寶武集團馬鋼軌交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馬鋼交材”)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據介紹,馬鋼交材是一家集材料研究、研發設計、制造和服務于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國務院國資委“科改企業”?!榜R鋼交材的前身是成立于1963年的馬鋼車輪輪箍廠。1964年7月29日,馬鋼成功地軋制出我國第一個直徑840毫米輾鋼整體車輪。從此,祖國交通大動脈車輪烙上了‘馬鋼印’,也被馬鋼人自豪地稱為‘爭氣輪’?!睋R鋼交材的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60多年艱苦創業、自我積累和滾動發展,該公司已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具備全譜系軌道交通輪軸產品研發、制造能力的企業,產品廣泛應用于軌道交通、工程機械、航空航天、國防軍事等多個領域,并出口7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全球軌道交通輪軸產業中享有盛譽。
近日,記者走進馬鋼交材智控中心,發現幾名技術人員正聚精會神地盯著面前一塊巨型顯示屏?!巴ㄟ^這塊顯示屏,可以監控各項數據、生產工藝流程、廠房內設備運行狀態等?!痹撠撠熑烁嬖V記者,馬鋼交材作為國內領先的軌交材料制造商,在繼承傳統制造業優勢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創新,推進智能制造,推動企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巴ㄟ^引入自動化、信息化技術,實現了生產過程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苯刂聊壳?,輾鋼車輪市場占有率始終保持國內第一,全球市占率第二。下一步,馬鋼交材將繼續在生產經營管理上深耕專精特新之路,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譜寫鋼鐵事業新篇章。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姜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