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爆發式增長,動力電池“退役潮”接踵而至,海量的“退休”電池該何處何從?日前,安徽多個部門聯合印發《安徽省汽車辦等關于印發支持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發展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工作方案》),支持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發展,明確到2027年,創建一批省級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基地,打造全國有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集群。
目標 培育壯大一批龍頭企業
據統計,2023年,我國廢舊電池退役量超過58萬噸,到2025年我國動力電池退役量將達82萬噸,2028年后,這一數字將超過260萬噸。動力電池回收仍處在行業上升期,“退役”動力電池的流向及環保管理,都需要嚴格的規范。
《工作方案》顯示我省將構建產業鏈上下游協同、龍頭企業引領、技術創新驅動、產業有序發展的產業生態,推動我省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高質量發展。
該方案也明確了目標,到2027年,創建一批省級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基地,培育壯大一批龍頭企業,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制定一批地方、團體標準規范,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進一步完善。
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和綜合利用企業協同發展水平持續提升,產業集聚效應顯著增強,打造全國有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集群。
任務 鼓勵產業鏈上下共建共享
我省將推動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聚集化發展,加強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合理規劃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項目,優化回收拆解網絡布局,避免產業無序發展。
支持合肥廬江高新區靜脈產業園、蚌埠循環經濟產業園、阜陽首太新能源產業園、鳳陽縣循環經濟產業園、安徽綠沃新能源產業園(六安)、蕪湖奇瑞綠色分揀中心、安徽開源金屬再生產業園(銅陵)、池州高新區循環利用產業園、濉溪縣國家綠色產業示范基地等,引導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入駐產業園區,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形成集聚效應,打造“產業聯通協作、鏈條上下完備”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示范基地。
我省鼓勵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與綜合利用企業通過共建方式構建區域化回收中心,共享回收、貯存、轉運網點,建設數字化回收服務平臺,探索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線上線下融合的產業發展新模式。
依托安徽省產業大腦,將搭建覆蓋全省整車制造、電池制造、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與綜合利用企業的產業對接平臺,打通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全鏈條。
創新 支持龍頭企業構建產學研創新聯合體
《工作方案》要求,我省將培育壯大一批技術裝備先進、管理運營規范、創新能力突出、引領帶動力強的動力電池綜合利用龍頭企業,支持合肥國軒、巡鷹動力、安徽綠沃等綜合利用企業加強技術創新,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鼓勵龍頭企業聯合上下游企業共同建設整車及電池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實現整車及電池全生命周期管理。支持龍頭企業以需求為導向,牽頭構建產學研用高效協同、上下游緊密合作的創新聯合體。
我省還鼓勵骨干企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等發揮優勢,力爭在快速智能檢測評估、柔性無損快速拆解、有價元素綠色高效提取、殘余物質無害化處理等共性關鍵技術、前沿引領技術和關鍵裝備領域取得一批原創性、引領性的技術成果并加速產業化。
我將還將對動力電池加強溯源管理,指導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和綜合利用企業在國家溯源管理平臺注冊并按要求上傳溯源信息,提升其綜合利用溯源管理水平。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汪漪 劉媛媛 實習生 吳雨 李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