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在崗的最后一個迎峰度夏,作為一名‘老兵’,一定全力服務,讓大家都能炎炎夏日用上放心電?!?月30日晚上21點,合肥供電公司廬陽供電分公司低壓搶修班班長陳興和同事在安慶路進行搶修,滿頭大汗。1982年高中畢業,陳興響應國家的號召應征入伍,沒過多久就被派往中越邊境前線。1996年轉業至合肥供電部門,近30年來,他一直從事低壓搶修工作,2004年起他擔任搶修班班長至今,服務廬陽區200多萬居民。
15分鐘抵達搶修現場送清涼
當日晚間18點,交通晚高峰時段。在位于合肥市徽州大道的廬陽供電分公司內,陳興和同事們一天最忙碌的時刻才剛剛開始。工作人員不時接到居民的搶修和咨詢電話。
晚上18點58分,搶修班接到工單,合肥市安慶路建工大院小區住戶張先生反映家中停電,陳興和同事們迅速趕赴現場。不到15分鐘,搶修“小黃車”??吭谛^門口,“剛才把家里空調打開,突然一下就沒電了?!睆埾壬硎?。
陳興和同事們打開電表箱檢查,很快發現故障是由于超負荷用電造成的空氣開關跳閘。經現場快速處理,故障被消除,張先生家中再次恢復供電。為確保用電平穩,他們對電表箱內部再三進行檢查,對線路和零件進行緊固。
晚上19點40分,天色漸暗。陳興正準備離開現場,小區另一位住戶王女士又迎了上來,她表示入伏之后家里有臺老空調總是在中午和晚上時段不太制冷,偶爾還不能正常啟動,可能是家中電壓不太穩定而造成的。
陳興跟隨住戶來到現場,仔細檢查,很快發現其中的穿刺線夾部位存在著老化現象?!肮收暇驮谶@里,一旦夏季用電量陡增,就會造成電壓不穩定,嚴重時可能還會燒壞線路?!标惻d對王女士說。
立刻開展現場消缺,并給班組打去電話,緊急送來新的零配件。小區里越來越黑,在手電筒的照射下,三名搶修人員默契配合。雖已是晚間,氣溫仍達33度左右,所有人早已汗流浹背,加上燈光引來的蚊蟲叮咬,這種滋味十分難受。
晚間21點,消缺工作完成。忙于工作,陳興和同事們還沒有吃晚餐,他們從快餐店里買來盒飯,坐在臨近的飛鳳街巷口,快速“解決戰斗”,等會兒他們又將前往下一個工作點。
近30年電力搶修見證巨變
即將年滿60周歲的陳興退休在即,這是他在崗的最后一個迎峰度夏。據陳興介紹,1982年9月,他高中畢業,響應國家的號召應征入伍,沒過多久就被派往中越邊境前線。
1996年,帶著多個三等功和“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的陳興從部隊轉業至當時的合肥供電局工作。近30年來,他一直從事低壓搶修工作。由于責任心強,業績突出,2004年起他擔任搶修班班長至今,服務廬陽區200多萬居民。
從小到一個家庭的用電保障,大到一個小區的電力設施升級改造,他始終沖鋒在一線。據統計,自擔任班長以來,陳興所在班組服務市民近20萬次,多次獲得中華全國總工會“五一”勞動獎狀、安徽省電力行業模范班組等稱號。
“由于硬件、技術、管理的落后,90年代的合肥在迎峰度夏期間電力供應較為緊張。每到夏季,不僅搶修會‘爆單’,同時恢復時間還較長?!标惻d說,現在的合肥電網早已發生了巨變,供電可靠性逐年上升,夏季用電越來越平穩。
從風華正茂的軍人,到現在退休在即的老師傅,每一個炎熱的迎峰度夏,陳興都始終保持軍人本色,做好每次搶修和服務,保障無數市民“清涼”度過一個又一個炎夏。陳興表示:“即將離開熟悉的崗位,很不舍,但一定會站好最后這班崗,為大家做好服務?!?br/>
(通訊員 李巖 丁文康 實習生 吳雨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