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首條全自動駕駛地鐵線路——合肥軌道8號線一期已順利完成全線列車上線,全面進入聯調聯試階段。那么,這條“無人駕駛”線路究竟有多智能?又有哪些黑科技?7月10日,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進行了探訪。
8號線列車停在生產車間
無人駕駛列車洗澡也能“無人操作”
據介紹,8號線一期起于既有3號線一里井站,沿阜陽北路、清河路、蒙城北路、興隆路、阜陽北路、湯都路、鳳麟路敷設,止于北城高鐵站,全長22.5公里,均為地下線,共設12座車站。作為我省首條全自動駕駛線路,8號線列車按照目前國際上自動化等級最高的全自動運行系統設計,其牽引系統由阿爾斯通合資公司SATEE生產提供。截至目前,8號線一期工程19輛列車已交付8列,全自動五大核心系統信號、車輛、綜合監控、通信和站臺門均已完成設備單體調試,全自動場景聯合測試和應急、故障場景測試正在全面推進中。
所謂“城市軌道交通全自動運行”,是指車輛在控制中心的統一控制下,自動實現列車自動喚醒、休眠、啟動、加速、制動、停車、車門開關等功能?!鞍ㄏ窜囈材茉跓o人操作的情況下完成?!睋戏适熊壍兰瘓F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全自動運行系統中,列車由車載設備控制運行,不需要司機駕駛?!爱斳嚿喜辉O置司機時,一旦出現影響運行的設備異常,故障處理難度更高。所以,全自動運行就對系統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維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
8號線列車的車載設備
8號線列車共設置48個全自動場景
相較于人工駕駛列車,全自動駕駛列車根據運行系統場景,結合全自動專業設計方案,優化設置48個全自動運行系統場景。其中,正常場景22個,故障場景10個,應急場景16個。
“圍繞48個全自動場景,車輛、信號、綜合監控、通信和站臺門五大核心專業設計了豐富的無人控制聯動功能?!睋撠撠熑私榻B,為了更好地實現無人控制聯動功能,8號線采用了不少黑科技。包括“中心云端控制”,也就是將云平臺應用到通信、信號、綜合監控等中心業務中,把多臺物理服務器的計算、存儲和網絡進行集中化、虛擬化管理形成資源池,在資源池里為不同系統的應用環境分配虛擬主機、規劃網絡,為8號線大腦的處理業務提供基礎的運行環境?!斑@樣可以減少真實設備數量、節約資源,降低真實設備接口,后續還為快速自動部署提供可能?!?/p>
在傳統的地鐵線路中,列車每天晚上會停在停車庫里,早上由司機檢查車輛正常后駕駛列車運行到車站載客運營。采用全自動運行系統后,不需要司機上車,列車早上4點可以“自動開機自檢”,檢查無誤后,可以在沒有司機的情況下,自動運行至車站等待乘客上車;晚上末班車運營結束后,列車自動進入停車庫內,下電待機休眠,等待第二天運營前自動喚醒。
“在傳統軌道列車運行過程中,由司機通過人眼觀察線路情況。一旦出現侵入運行區間的障礙物,司機會采取緊急制動的方式進行安全防護?!倍谌詣舆\行系統中,司機不再參與列車的控制。該負責人告訴記者,系統設置了障礙物檢測系統,“當列車前方觸碰前或觸碰時檢測到障礙物,進行障礙物報警并觸發車輛緊急制動停車?!?/p>
【新聞附件】
7月10日,合肥阿爾斯通軌道交通設備有限公司正式開業。據悉,該項目將建設車輛牽引系統及零部件工程設計、制造、項目管理及全生命周期維修服務的基地,預計用8到10年的時間,逐步實現年生產、維護以及翻新改造不低于1500輛列車牽引系統的產能和能力。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姜志遠 通訊員 李麗媛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