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無疆,不以千里為遠;善行有愛,皆懷仁心而來。作為對口援疆的重要組成部分,醫療援疆是增進受援地群眾福祉的民生工程,也是凝聚各族群眾的民心工程。安徽援疆醫療團隊通過深化“組團式”醫療援疆工作,創新工作模式,提升醫療援疆效能,變“輸血”為“造血”,進一步提升了皮山縣醫療技術服務水平,促進醫療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
援疆醫生陳泳伍(圖中)和當地醫生在檢查藥品
2017年9月,由安徽投入2.14億元興建的皮山縣人民醫院新院區正式代替老院區并投入使用,擁有病床數850張,年門診量達到20萬人次,服務能力和服務可及性大大提高,90%以上本地常見病、多發病在本地得到有效治療。據統計,最近一年安徽援疆醫生累計指導開展高難度手術390余例,診治病人8700余人,診治疑難重癥患者900余人,搶救重癥病人30余人。去年11月,援疆醫生陶麗(產科專家)和汪衛兵(麻醉醫師)半夜接到“求救”——皮山縣人民醫院手術室有一例產后大出血患者生命垂危,兩人火速趕往醫院開展手術。通過有條不紊地手術治療,該患者出血得到控制,生命體征逐步恢復。同年12月,皮山縣一名患者因左側腹痛緊急就診。經檢查,發現手術難度較大,援疆醫生李永生立即組織其他援疆醫生和本地醫生共商手術方案,最終成功實施腹腔鏡下罕見巨大腹膜后淋巴管瘤切除手術,患者術后恢復良好。
藥品不良反應報告監測是保障群眾用藥安全的重要手段,但在援疆醫生陳泳伍(藥劑科副主任藥師)來到前,皮山縣人民醫院的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存在流程不清晰、用藥不規范等問題。為了保證老百姓健康,陳泳伍立即針對上述問題開展專項整治活動,該醫院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水平也大幅提升。去年9月,該醫院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授予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哨點”,這也是和田地區唯一一家被授牌的縣級機構。除此之外,陳泳伍還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創新藥學服務新技術新項目,研發“抗微助手”小程序,規范特殊人群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帶領藥劑科與呼吸科等科室溝通協作,開設了和田地區首家咳喘藥學服務門診,為當地咳喘疾病患者提供用藥指導與慢病管理服務。在他的精心指導下,他的3名徒弟參加2023年咳喘藥學服務全國專項培訓,并順利通過線上考核。
“真的非常感謝安徽的援疆醫生,不但挽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還將精湛的醫療技術‘手把手’傳授給我們?!睋ど娇h人民醫院的醫生介紹,“內鏡技術”被稱作“指尖的藝術”,熟練運用可挽救諸多急危消化疾病患者的生命。自從援疆醫生陳麗紅(消化內科專家)入職該醫院消化內科后,完成了胃鏡400余例次、腸鏡100余例次,同時還指導該醫院兩名醫生獨立完成腸鏡檢查,并實現一線醫生個人獨立完成內鏡下息肉切除術,從單純內鏡檢查到內鏡治療的突破。
據悉,在安徽援疆醫療隊的帶動下,皮山縣人民醫院各項診療技術有了新突破,手術室首例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麻醉術、首例無痛支氣管鏡技術、泌尿外科無管化經皮腎鏡碎石術等,不但填補了當地醫療技術的空白,也讓當地老百姓看病就醫的滿意度、獲得感、幸福感明顯提升。安徽援疆指揮部的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加強當地的醫療人才培養,接續推進“組團式”支援,引進內地醫療衛生人才到受援地開展短期或定期服務。同時完善皮山縣疾控防控體系,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和公共服務能力,幫助受援醫院高質量發展,逐步實施覆蓋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的“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姜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