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安徽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田勝尼團隊在安徽省2024年生態質量樣地監測時,在合肥市長豐縣發現了極度瀕危物種無斑雨蛙(Hyla immaculata?Boettger, 1888)。這種原本在華東地區非常廣布的雨蛙目前數量已經非常稀少,在合肥此前開展的多次調查中均未現身。
安徽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黃松介紹,無斑雨蛙系雨蛙科雨蛙屬兩棲動物,原本在華東地區廣泛分布。2004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給它的評級是無危(LC)。但事實上,IUCN SSC兩棲動物專家組聯合主席、南京林業大學教授阿邁爾(Borzée Ama?l)近年來在開展無斑雨蛙調查時發現,無斑雨蛙的數量也許早已經驟降到極度瀕危級別。根據IUCN2014年的評估,無斑雨蛙種群大約還有五六百只,處于瀕危(EN)狀態。
“無斑雨蛙是一種綠色的蛙,背部沒有斑點或條紋(冬眠期間除外),這可能是它們被叫‘無斑’雨蛙的原因?!卑不辙r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田勝尼介紹,由于人類基礎設施建設對自然界的破壞,尤其是對濕地的侵占,化肥、殺蟲劑以及除草劑等化學品的使用,在人為活動干擾和自然棲息地缺乏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直接導致了無斑雨蛙種群數量下降或消失。
安徽農業大學田勝尼團隊在環巢湖濕地生物多樣性調查時,歷時近4年都沒有找到無斑雨蛙蹤影?!斑@次在合肥長豐發現,實屬罕見,無斑雨蛙物種重回了合肥?!碧飫倌岜硎?,此次在長豐發現無斑雨蛙,證明該物種在合肥沒有功能性滅絕。合肥其它地區如后期沒有再次發現,長豐可能是無斑雨蛙在合肥最后的種群分布地之一,需要加強保護。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媛媛 照片來源于安徽農業大學安徽省2024年生態質量樣地監測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