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信用報告代替無違法違規證明、常態化制度化聽取民營企業家意見、實施消費新場景培育計劃……為貫徹落實全省“新春第一會”精神,省發展改革委按照創優一流營商環境、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相關要求,制定40項務實舉措,逐項明確目標成效、重點舉措、時間節點和責任分工,切實做好“四個服務”。
切實服務好群眾,省發改委推出自然人信用報告代替無違法違規證明,實現自然人可通過“信用安徽”網站、“皖事通辦”平臺等,免費申請獲取公共信用信息報告,代替赴多部門辦理無違法違規證明。落實我省居民階梯電價“一戶多人口”政策,更好發揮價格調節經濟、服務民生等作用。一體推進返鄉入鄉創業、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以工代賑、水庫移民等工作,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同時,明確統籌推進50項民生實事、保障重要民生商品價格平穩運行等。
聯動“人才安徽行”與“投資安徽行”, 辦好“徽商家鄉行”、“創響中國”安徽省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助力八方英才來皖回皖留皖興皖,切實服務好人才。我省還將完善新能源汽車產業人才培養引進機制,更好滿足我省汽車企業人才需求。實施產業創新平臺提質增效行動,支持民營企業聯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創新平臺,集聚更多產業急需的技術研發人才。同時,明確大力推動產教融合科教融匯、開展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科技成果推介對接等。
切實服務好企業,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省發改委獲悉,我省未來將常態化制度化聽取民營企業家意見,健全面向民營企業的信息發布、項目推介機制,實施部分涉企收費階段性減免政策,實施信用提升“8620”專項行動,推動更多惠企政策資金“直通、直達、直感、直享”,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全面激發經營主體活力。我省將采取“線上集中實時對接”和“線下專題交流督導”有機結合方式,開展項目融資精準對接活動。實施政策、技術場景化行動,開展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專項對接等活動,推動資源要素高效配置、耦合賦能。同時,明確開展市場和要素營商環境體驗員觀察體驗活動、打造“皖美辦電”服務品牌、強化工程建設項目串通招標等突出問題治理等。
在服務基層方面,省發改委推出具體舉措,健全項目和資金申報輔導機制,完善提升中央預算內投資管理“251”工作機制,優化重點項目協調服務,數字賦能重大項目建設提質提速提效。以場景建設引領城市功能品質活力提升,推動城市場景化、場景項目化。同時,明確支持重點區域增強發展動能、實施消費新場景培育計劃、開展高速公路項目“兩審合一”改革、開展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基地)示范培育、推進“冰巢”冷鏈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建設、積極有為開展經濟宣傳和輿論引導等。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媛媛 通訊員 王浩 鄭朝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