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橙美文】當讀書成為生命常態
    來源:安徽商報 責任編輯:張雪子 分享到 2024-02-26 10:11:58

    ·錢紅麗

    讀書愈一兩小時,字跡漸模糊,久矣。

    大抵老花了。年后去眼鏡店,當陳述病情,店員拿過一副100度老花鏡,建議試戴,并遞過一張報紙,結果并不如祼眼看得清晰。她又讓坐至一架儀器前,診斷出老花程度大約50度,說是目前階段無須配鏡。

    我一下沮喪起來:那怎么辦?我必須天天看書的。店員大約以為,讀不讀書有多了不得的事情呢,遂輕描淡寫道:你眼花時就放下書,休息休息嘛??赡苡钟X不忍,布施她的慈悲心:沒法子,人到了一定的歲數,都這樣。等你老花到100度時就可以配鏡了。

    她的同伴端坐一旁面容儼然,默默不作一語,揚起蘭花指,一根根拈著馓子吃……

    道一聲謝,拉開店門,走在冷風中的我如喪考妣,內心凌亂。半生以來,一個個平凡日子,正是得益于騁目書本,才能感受到生命的虛靜。如今,連每日閱讀這一點小愛好,也要被剝奪?

    無人事先告知,人到一定年歲,身體各部件的逐漸失能。這門功課,唯有現得現學。

    不能長久讀書,我還能做什么?打麻將、跳廣場舞、逛街、與友飲茶閑聊?一樣不感興趣。除非居鄉下,養雞喂豬種菜蒔花趕集……我可以將菜園的土碾碎成粉,用篩子篩,侍弄平整撒上諸樣菜籽,覆上枯草一遍遍灑水,耐心等著它們出芽……最好在山中,眺望晨嵐暮靄蒙茸綠意……

    人離自然近些,逐漸的有了靈性,不會輕易地為無聊、焦灼等不良情緒所困擾。

    一位居山數年的年輕人說起,冬天的時候,每日劈柴、生火、燒水,就可以成為頭等大事,且非常享受。頗可感同身受。仿佛回到生命的原初時態,僅僅取暖一項,便占據了一天中的許多時間。

    被譽為畫壇仙人的日本畫家熊谷守一,到了晚年,他徹底拋棄外交,三十年不曾踏出過自家院子。老人終日在院子里踱步,觀察方寸之地的一草一木,他可以連續數月在草叢中觀察蟻群,觀察魚如何在池中游動……

    一個人何以自成宇宙,被生命的靜氣深深覆蓋住。怎樣才能到達一條給予生命滋養之路?

    我呢,吃罷早餐,就得從冰箱取出小排解凍焯水,炒糖色,爆炒紅燒,中火燜煮,這邊削切土豆絲、胡蘿卜絲、青蒜絲、肉絲……忙活半天,端出三菜一湯,十分鐘風卷殘云。太不值得了,簡直浪費生命。

    生命的能量,大約是有定數的。有人天生強大無匹無堅不摧,總是火熱地融入各樣生活之中。

    倘若不能閱讀,仿佛被抽除主心骨,有被世界拋棄的孤獨……

    一個喜靜之人的精神依賴,倘被剝奪,真是酷刑。接下來該如何紓解?

    物質生活并重于精神生活,甚至后者成為整個生命的支撐,也是前者的基座。人類平素何以要觀影、看畫展、聽音樂會、旅行?不過是基于審美的需要,也是靈魂的需求。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長度大抵相當。在這顆星球上,我們一日日呼吸,一代代繁衍生息。因為讀書,人的生命有了厚度深度,恥感尤甚,內心更為磅礴。也算是無用之用吧。

    人類文明的進階,正得益于書籍的奠基。

    我最欣賞的陶潛、蘇軾二者身上,除了溫良的人性,更多的是神性。陶潛主動離開官場選擇貧寒生活,雖時時困苦,但他的人格日漸健全起來了。蘇軾雖是被動選擇的生命處境,但卻做到了隨遇而安……

    這兩個人當真成了我的精神支撐。比如,因拙于應付人際關系,而常深陷現實困境,倘若不讀書的話,也不知崩潰多少次了。

    讀書令人生慧。擁有慧心,則不失智,擅于自我寬解。讀書一樣令人心大,不與現實處境久纏。應像蘇軾那樣,即便“老雞臥糞土”,也要不折不曲不媚不讒。

    一個人的心性決定著他的視野,所得即所求。

    各人性格不同,志趣迥異。熱愛讀書,也是造物對于人類的惠愛。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成熟熟女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超碰在线中文字幕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在线观看_一级欧美一级日韩片_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_亚洲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