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錢是指通過各種方式掩飾、隱瞞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來源和性質,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為。洗錢活動不僅會危害國家正常的金融秩序,還會進一步滋生更嚴重的有組織犯罪,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
為幫助社會公眾識別生活中可能存在的洗錢風險,遠離洗錢犯罪,平安人壽安徽分公司現向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洗錢方式,并梳理了一些洗錢風險防范“小妙招”。
一、識別常見洗錢手段
1、“跑分平臺”洗錢。犯罪分子一般打著兼職的名義招攬成員,聲稱只要為其提供銀行卡或手機卡,替別人代收款或者代充值,就可以輕松賺取傭金。實際上,犯罪分子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跑分”平臺將贓款分流洗白,使非法資金流向境外,增加公安機關追查資金流向難度。
2、虛擬貨幣交易洗錢。犯罪分子以“虛擬貨幣”“區塊鏈”“數字資產”的名義,打著“投資返利”“保本保收益”的旗號,誘騙投資者購買“XX幣”“XX豆”等形式的虛擬貨幣,借機吸收資金,侵害公眾合法權益。此外,這類活動常以“金融創新”為噱頭,實質是炒作熱點概念,進行非法集資、傳銷、詐騙、洗錢、炒作虛擬貨幣等違法犯罪活動,嚴重擾亂了經濟金融活動秩序。
3、各類充值活動洗錢。犯罪分子在網絡平臺廣泛發布充值、購買優惠券等信息,吸引貪圖便宜的潛在客戶,事后犯罪分子通過刪除好友或撤銷鏈接的方式,導致客戶直接被騙走充值資金。此外,犯罪分子還可以通過購買者的交易及刷單洗白黑錢,從而混淆、轉移資金。
二、配合金融機構反洗錢工作
目前,我國在打擊洗錢犯罪的過程中發現,犯罪分子通常會利用金融機構將詐騙、走私、貪污受賄、販賣毒品、非法集資等犯罪獲取的贓款進行“清洗”。金融機構作為履行反洗錢義務的主體,一直積極踐行反洗錢義務,履行金融機構社會責任。金融機構履行反洗錢義務,同樣離不開社會公眾的理解和支持,作為公民,需要遵守反洗錢的法律法規,做到以下四點,共同助力反洗錢行動。
1、選擇安全可靠的金融機構辦理金融業務
合法的金融機構接受監管,履行反洗錢義務,是對客戶和自身負責。只有選擇安全可靠、嚴格履行反洗錢義務的金融機構,個人的資金安全和信息安全才更有保障。
2、辦理業務時,需提供有效身份證件
為了防止他人盜用您的名義進行洗錢等犯罪活動,您在辦理業務、購買金融產品以及與金融機構建立業務關系時需要:
(1)出示有效身份證件或其他身份證明文件;
(2)如實填寫您的身份信息;
(3)回答金融機構工作人員的合理提問。
3、存取大額現金時,需出示有效身份證件
依據《金融機構客戶身份識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辦法中規定:個人在銀行辦理現金存取業務時,若單筆金額為人民幣5萬元以上或外幣等值1萬美元以上,將要提供有效身份證件。這不是限制您支配自己合法收入的權利,而是希望通過這樣的手段,防止不法分子渾水摸魚,創造更純凈的金融市場環境。
4、身份證件更換的,請及時通知金融機構更新相關信息
當前社會上,一些不法分子會利用客戶丟失的身份證件冒名辦理金融業務,而一旦客戶的身份證件更新后,不法分子就無法獲取更新后的證件。金融機構只能向身份真實有效的客戶提供服務,對于身份證件已過有效期的,超過合理期限仍未更新的,金融機構可中止辦理相關業務。
三、點滴行動防范洗錢風險
面對“犯罪”行為我們未必能“赤膊上前”,但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點滴行動,也可以貢獻自己的一份反洗錢力量。在此,平安人壽安徽分公司提醒您:
1、不要出租或出借自己的身份證件
出租或出借自己的身份證件,可能產生以下后果:
(1)他人盜用您的名義從事非法活動;
(2)協助他人完成洗錢和恐怖融資活動;
(3)成為他人金融詐騙活動的“替罪羊”;
(4)您的誠信狀況受損;
(5)您的聲譽和信用記錄因他人的不當行為受損。
2、不要出租出借出售自己的賬戶、銀行卡、支付二維碼
金融賬戶不僅是您進行金融交易的工具,也是國家進行反洗錢資金監測和經濟犯罪案件調查的重要途徑。貪官、毒販、恐怖分子以及其他罪犯都可能利用您的賬戶、銀行卡、U盾、支付二維碼進行洗錢和恐怖融資活動。
3、不要替他人提現或過渡轉移資金
由于金融賬戶會如實記錄每筆金融交易活動,所以犯罪分子會選擇與其無直接聯系的賬戶進行資金交易活動。因此,請勿受利益誘惑或親朋好友之托,使用自己的金融賬戶、公司賬戶替他人取現或過渡轉移資金,避免掉入洗錢陷阱。
4、勇于舉報洗錢犯罪行為
根據我國《反洗錢法》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向中國人民銀行及公安機關舉報洗錢活動。同時規定接收舉報的機關應對舉報人和舉報內容進行保密。所以每個公民都有舉報的義務和權利,若發現洗錢活動的,您可以積極向公安部門、人民銀行等反洗錢行政主管部門進行舉報。
注:本文僅用于反洗錢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