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合肥市住宅品質,促進合肥市住宅建設的高品質、高質量發展,2月18日,合肥市城鄉建設局發布了《合肥市住宅建筑設計品質提升指引(2.0版)》(以下簡稱“新規”)。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在新規中看到,住宅層高不應小于2.95米,向外開啟的戶門不應妨礙相鄰戶門開啟;住宅應設置太陽能或空氣能生活熱水系統,并預留燃氣熱水器或電熱水器的安裝條件;設電梯住宅每單元至少有一臺可容納擔架的電梯。
住宅層高不應小于2.95米
為了提升老百姓居住的舒適度,新規提出,住宅層高不應小于2.95米,裝配式建筑、設有戶式中央空調、集中新風或地暖系統的住宅,層高不應小于3米。
考慮到鄰里之間的和諧,新規要求向外開啟的戶門不應妨礙公共交通及相鄰戶門開啟,應避免遮擋安全出口和影響安全疏散,不應碰撞消火栓箱或遮擋電梯按鍵。相鄰戶門并列布置時,門扇間最小凈距離不應小于0.4迷;相鄰戶門為L型布置時,門扇開啟過程中最小凈距離不應小于0.6米。
在居住空間布局方面,新規提出住宅套內宜設置或預留儲藏空間。每套住宅應至少設置1間雙人臥室或兼起居的臥室。住宅地上部分中“書房”等類似功能名稱的獨立房間,使用面積5平方米及以上的,應視同于臥室。住宅套內的電視機側應同時設置有線電視插座、網絡信息插座和電源插座,坐便器側、洗面器側和廚房洗滌池下方應預留電源插座。
住宅設計應在吊柜、熱水器、太陽能水箱、燃氣鍋爐等懸掛重物處部位采用砌筑實心磚隔墻或結構加強措施。陽臺洗衣機與太陽能儲熱水箱預留凈尺寸不應小于0.7米×0.7米(寬×深)。廚房排油煙機、吊柜的安裝位置不應影響自然通風和直接采光。廚房內開窗不得影響洗滌池水龍頭的安裝和操作臺的使用。衛生間布局應綜合考慮衛生間門的開啟方式及方向,避免影響潔具安裝及使用。套內至少有一個衛生間應在坐便器與淋浴位置的墻面或地面預留安裝助力扶手的空間。
設電梯住宅應容納擔架進入
新規指出,住宅單元電梯設計為兩部或兩部以上時,宜成組布置,并采用節能聯動控制。高層住宅每臺電梯的服務戶數宜為30~60 戶。四層及以上住宅電梯載重量不應小于800公斤,其電梯候梯廳凈深度不應小于多臺電梯中最大轎廂深度,且不應小于1.8米。設電梯的住宅每單元至少應設置一臺可容納擔架的電梯。
住宅電梯均應通達附設的地下汽車庫,前往地下汽車庫的電梯廳前應設凈寬不小于1.20米通道,通道處不應設停車位。地下室及半地下室汽車庫內停放小型機動車車位尺寸垂直式停車時不應小于2.5米×5.3米(寬×長)。管道、消火栓應合理設置,不得占用車位空間。地下汽車庫車輛出入口,應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庫,地下車輛出入口應設置雨棚。地下汽車庫、非機動車庫應設置地面沖洗給水系統,沖洗點宜均勻設置,并有相應排水措施,且不應影響停車。
非機動車停車點應設置電動車專用充電設施。在地下室設置非機動車充電設施時,應當與該建筑的其他部分進行防火分隔。電動自行車存放、充電場所應當配備必要的消防器材,充電設施應當具備充滿自動斷電功能。電動汽車充電樁配電應設置剩余電流保護斷路器,且應具有不低于A型剩余電流保護功能。
住宅應設置太陽能或空氣能生活熱水系統
記者在新規中看到,住宅應設置太陽能或空氣能生活熱水系統,并預留燃氣熱水器或電熱水器的安裝條件。太陽能及空氣源熱水系統應采用一體化設計,管線應安全、隱蔽、集中布置,并應與建筑物其他管線統籌安排、同步設計,便于安裝維護。
住宅的空調室外機位應與建筑一體化設計,除設置戶式集中空調室外機位的戶型外,每個居住空間均需設置分體空調室外機位;設置分體空調室外機位的戶型,宜設置一處可安裝戶式集中空調室外機位的擱板或平臺;室外機位應為混凝土擱板或平臺。室外機安裝位置不應對室外人員和相鄰窗口形成熱污染及噪聲干擾等;室外機安裝后不應影響采光通風;廚房燃氣管道排煙口不應正對著空調外機。
緊鄰城市交通干線兩側的住宅應加強隔聲防噪措施,其居住空間的外門窗應采用三玻兩腔或夾膠中空玻璃外窗。住宅供水設施設計應滿足嚴寒天氣保溫防凍要求,水管井、供水管線等供水設施宜設置在建筑的室內空間,不宜設置在敞開式外廊、地下室出入口、風口等室外區域。
外墻保溫工程優先采用外墻自保溫、保溫與結構一體化系統和裝配式新型外墻保溫系統技術,提高建筑圍護結構質量安全和使用壽命。裝配式建筑宜采用裝配式裝修,主要包括:樓(地)面、墻體、吊頂等采用干式工法施工,應用集成廚房、集成衛生間、管線分離等設計生產施工一體化工程做法或集成部品。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姜志遠 合建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