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更多人“遇見”科學
    來源:安徽日報 責任編輯:吳春華 分享到 2023-10-31 09:30:39

      近日,第二十五屆中國科協年會在合肥舉行。主論壇上,中國科協發布2023十個重大科學問題、九個工程技術難題和十個產業技術問題,引起廣泛關注。

      如何實現低能耗人工智能?如何實現飛行器在上層大氣層機動飛行?利用新型符合測量方式能否搜尋磁單極子和軸子暗物質的存在?非線性效應會隨尺度變化嗎?影響高性能纖維發展的基礎科學問題是什么?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作物如何適應土壤環境?現代陸地生態系統是如何起源的?生殖衰老的觸發及延遲機制是什么?如何實現可控核聚變的穩態燃燒?如何探明更高速度輪軌系統耦合機理及能量場分布特征?看到這些新發布的重大科學問題,人們不禁會想,這些重大科學問題,是在研究什么?與日常生活有關聯嗎?對生活有什么影響?

      舉例來說,由OpenAI引領的這一波人工智能熱潮中,人們對于人工智能充滿很多美好的期待。鮮有人知,AI運行需要大規模的數據中心,會消耗大量電力。這種能源消耗也將加劇溫室氣體排放,倘若能實現低能耗人工智能,那么人類社會既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生活也能更加美好。

      縱觀人類歷史,重大科學問題的研究和解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帶動科技創新創業浪潮,推動全球產業結構快速升級和調整,也給人們生活帶來更多驚喜。但這些科學問題往往看起來晦澀難懂,研究起來門檻高、投入高、回報周期長,有時并不被公眾理解。做好科普,建好公眾與科學事業之間的橋梁,讓更多公眾“邂逅”并理解科學,格外重要。

      運用多種渠道,做有意思的科普。中國空間站太空授課時水為何未從杯中飄出?怎樣用超冷原子在實驗室里“拼樂高”……近年來,越來越多科普視頻走進公眾視野,從日常生活入手解疑釋惑,既接地氣又“科”量滿滿。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傳播科學知識、展示科技成就,讓高深的科學知識變得“輕量化”、有趣味,激發人們對科學的興趣。

      尊重科學事實,做有意義的科普。維護科普內容的真實性、可靠性,尊重科學事實,是開展一切科普活動的前提和基礎。歸根結底,載體、手段和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不論形式如何變化出新,科普活動都不能偏離普及科學知識、提升科學素養的內核。不管是創作者還是視頻平臺都應嚴把內容質量關,不讓偽科學蔓延,滿足全社會對高質量科普的需求。

      培養科普隊伍,做專業的科普。2021年,全國科普專兼職人員數量超180萬,但在科技人力資源總量中的占比還很低,尤其是高質量科普人才存在較大缺口。要通過強化經費支持、完善科普人才評價機制、暢通職業發展通道等措施,培養壯大科普人才隊伍,讓更多能做科普、愿做科普的專業人才脫穎而出。

      匯聚力量,做全民科普。提升科普能力,更好滿足人們多元化的科普需求,需要推進人人參與、共建共享、永不落幕的全民科普建設。充分利用現代科技館這個生動的教育空間,促進科學教育資源均衡普惠。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通過建設科普場館、設立科普基金、開展科普活動等形式投入科普事業,豐富科普供給,激活社會資源蘊藏的科普潛能。

      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破瞻殡S科技創新而生,也驅動科技創新不斷向前。利用多渠道傳播科學知識,把科學的種子撒向充滿好奇的心靈,讓更多公眾“遇見”科學,在全社會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鹿嘉惠)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成熟熟女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超碰在线中文字幕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在线观看_一级欧美一级日韩片_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_亚洲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