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習慣,使得骨量儲備減少、流失過多,骨質疏松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甚至有部分35歲的女性骨密度下降到60歲的程度。骨骼的健康主要看骨量,骨礦物質和骨基質。
從出生起,人體的骨量會逐漸上升,在30—35歲左右達到“巔峰”,醫學上稱之為“峰值骨量”。達到峰值后,骨量會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平臺期,而后隨著年齡增長,無論男性還是女性,均開始以緩慢速度丟失骨量女性尤為顯著。所以骨量就像養老金,年輕時往里多存點,等年紀大了才夠用。會不會得骨質疏松,主要取決于您骨量峰值的高低和后來骨量丟失的速度。
研究證實,年輕的時候增加骨量10%,可將骨質疏松發生時間延遲13年。那么應該如何從小多儲備骨量呢?
一、保證鈣需求
鈣主要來源于乳制品,其他包括蔬菜、堅果、豆腐等。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鈣的攝入量要逐步增加,1~3歲每天700mg,4~8歲每天1000mg,18歲開始每天1300mg。如果孩子對乳糖過敏,可以使用鈣強化豆奶和酸奶。
二、保證維生素D需求
我們知道維生素D是人體吸收鈣的重要輔助物質,它的最主要來源是皮膚受日光照射后合成。推薦每天9:00~10:00和16:00~17:00這兩個時間段接觸陽光,光線不會太強,對皮膚傷害小。
三、保證優質蛋白質吸收
蛋白質也是骨骼生長的重要營養元素。雞蛋、大豆、豆制品、瘦肉、牛奶中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另外每天攝入 5 份蔬菜和水果,以維持均衡飲食。
四、每天至少保證一小時體力活動
適當的運動和營養攝入對于骨骼的成長是相輔相成的。建議5~17歲的青少年每天至少運動60分鐘,如跑步、打球、游泳等。
青年時期獲得的峰值骨量越大,老年時期對骨丟失的承受能力越好。紐瑞優鈣維生素D軟膠囊,為你有效管理好骨量儲蓄賬戶,實現個體峰值骨量最大化。及早做好“骨量儲備”,老來受益!
[廣告]免責聲明:本文為宣傳商業資訊,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亦不代表本網站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或投資行為參考,本網站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