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皖南明前聞茶香
    來源:安徽日報 責任編輯:吳春華 分享到 2023-04-03 10:04:23

    3月28日,黃山市徽州區富溪鄉,茶農在采摘明前茶黃山毛峰。

    黃山市徽州區富溪鄉黃山毛峰核心產區。

    3月28日,謝四十(右一)為游客講解綠茶殺青的傳統技藝。

    揉捻是黃山毛峰茶初制中的塑型工序,通過揉捻形成了毛峰茶緊結、彎曲的外形。

    沖泡好的黃山毛峰。

    3月28日,黃山市徽州區富溪鄉光明茶業有限公司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綠茶制作技藝(黃山毛峰)代表性傳承人謝四十在翻烘黃山毛峰。

    3月29日,祁門縣天之紅生態有機茶園里,祁門紅茶制作技藝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王昶向俄羅斯客商介紹祁紅采摘知識。

    沖泡好的祁門紅茶湯色紅艷透明,清香持久。

    3月29日,祁門縣天之紅生態有機茶園里,茶農在采摘祁門紅茶鮮葉。

    祁門紅茶制作技藝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王昶帶領茶工對烘干后的毛茶進行篩分。

    篩分之后要把篩上的大茶頭打小,這道工序叫“打袋”,把茶盛在布袋內,向石塊上摔打。

    王昶對萎凋后的茶葉進行揉捻,擠出茶葉中的茶汁,為發酵做準備。

    茶以春為貴,春貴在其時,清明前夕,皖南山區的茶園陸續迎來采摘高峰。人們忙著采茶、制茶,供應市場。2022年11月,“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其中包括我省的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門紅茶、六安瓜片制作技藝項目。安徽茶葉種植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制茶工藝內涵豐富。我省的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習俗,為世界文化多樣性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伴隨著噼里啪啦的聲響,靈巧的手掌在鍋中不斷翻轉,一陣陣水霧升騰而起,空氣中彌漫著茶葉的清香,3月28日,黃山市徽州區富溪鄉光明茶業有限公司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綠茶制作技藝(黃山毛峰)代表性傳承人謝四十和兒子謝峰一起為游客講解綠茶殺青的傳統技藝。

    生長于北緯30°線上的黃山毛峰,是中國烘青綠茶的集大成者,也是徽茶的典型代表。 清代光緒元年(1875年),徽州漕溪人謝正安在當地創辦茶行。漕溪是徽州區富溪鄉的古稱,也是黃山毛峰的核心產區。憑著多年種、采、制茶的經驗,謝正安帶領家人以“下鍋炒(殺青)、輕滾轉(揉捻)、焙生坯(毛火)、蓋上圓簸復老烘(足火)”等一套技藝精心加工,制成形似雀嘴、白毫披身、芽尖似峰、湯色清澈的新茶葉。后來,毛峰種植擴展到整個黃山南北麓,出產的茶葉相應改名為“黃山毛峰”。

    青空浮云,流水行地,就像黃山的神奇美景都凝聚于杯中。作為老謝家茶的傳人,謝四十在傳承古老制茶工藝的基礎上,更喜歡推陳出新。1994年,他率先發起黃山茶“明前采摘”,打破以往為求產量而在“五一”前后茶園開采的慣例。

    “三道炒、三道揉、三道烘,缺一不可。炒可以炒出茶葉香氣,揉可以揉出茶葉汁液,烘焙可以起到干燥的作用?!?對于年輕的制茶工,謝四十不厭其煩地強調。2006年,謝四十為了不斷傳承創新制作技藝,成功開發出以電為加熱能源的黃山毛峰清潔連續化加工新工藝,實現了黃山毛峰“智能產業化”生產。

    3月29日,晨霧剛剛散去,地處新安江上游的祁門縣天之紅生態有機茶園里,世界三大高香紅茶之一的祁門紅茶已進入采摘期。

    中國紅茶起自明末,盛于清代,清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祁門人士胡元龍借鑒了外省的紅茶制法,后來者居上,創造出了被茶界譽為“祁門香”的紅茶。1915年,祁門紅茶在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獎,從此風靡全球。

    晴時早晚遍地霧,陰雨成天滿山云。一百多年來,適宜的氣候給祁門茶樹創造了優越的生態環境,也孕育著一輩輩懂茶的人,今年57歲的王昶便是其中之一。出生于祁門的他,童年時期就坐在母親的扁擔茶簍里上山采茶,茶香伴隨了他的整個成長之路。14歲跟著師傅學習做茶,隨后自辦茶廠一直走到今天?!昂玫钠罴t外表色澤烏潤,條索緊細,湯色紅艷透明,清香持久?!蓖蹶票硎?,祁紅的采摘標準十分嚴格,高檔茶以一芽一葉、一芽二葉原料為主,制茶過程分為初制和精制兩大部分,初制有萎凋、揉捻、發酵、干燥等工序,精制有篩分、打袋、風選、揀剔、復火、勻堆、拼配等工序。上乘的質量全靠手上功夫,又稱“祁門工夫紅茶”。2008年,祁門紅茶制作技藝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為了讓祁門紅茶走得更遠,身為非遺傳承人的王昶毫無保留地將祁紅制作技藝教授給更多的人,他先后帶過40多名徒弟,還通過非遺進校園,與高校共建學生實習實踐基地、從品牌建設,標準制定、品質提升等方面宣傳推廣祁紅文化。

    目前,祁門縣茶園面積達19萬畝, 年茶業綜合產值50億元,茶葉初、精制廠家及經營主體600余家。2021年,該縣作為全省唯一代表加入萬里茶道申遺城市聯盟,讓安徽成為萬里茶道聯合申遺的第9個省份。 2022年,祁門紅茶制作技藝成功入選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這片土地上生長的綠葉,正伴隨著茶香變成了富民“金葉”。

    記者 程兆 攝影報道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成熟熟女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超碰在线中文字幕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在线观看_一级欧美一级日韩片_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_亚洲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