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創新實踐基地,近年來,合肥市包河區人民檢察院“彩宏護未”未檢團隊始終踐行“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則,以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大檢察”融合履職為根基,創新推出“彩宏正枝”“彩宏護蕊”“彩宏益心”“彩宏未士”四大專項行動。2022年至今,該團隊共受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071件1603人,構建起“司法懲治+教育矯治+社會治理+品牌輻射”的全鏈條保護體系,先后獲評“全省檢察機關優秀辦案團隊”“全國維護青少年權益崗”等稱號,成為安徽省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的標桿力量。
附條件不起訴考察轉化成功率98%
“感謝檢察官,我以后一定會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p>
2023年,17歲的鄭某某伙同他人實施拉車門盜竊財物5100元,后用所得贓款入住合肥市包河區一電競酒店,一個月后,鄭某某在合肥市包河區另一電競賓館房間內被抓獲歸案。當年10月23日,公安機關以鄭某某涉嫌盜竊罪移送審查起訴,鑒于鄭某某犯罪時系未成年人,具有坦白、認罪認罰,賠償損失并取得被害人諒解等情節,檢察機關依法對其作出附條件不起訴決定,考驗期六個月。
審查起訴期間,檢察機關發現鄭某某于一電競賓館被抓獲歸案。
以“電競+住宿”為賣點的電競酒店近年來備受未成年人青睞,但因存在行業歸屬不清晰、不如實登記入住人員信息、違規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等問題,一度成為未成年人保護盲區。針對爭議問題,2023年11月13日,檢察機關與文旅部門展開磋商,制發《檢察建議書》。同時,檢察機關聯合文旅部門開展電競酒店行業集中檢查,現場宣傳相關法律法規,發放、張貼海報,聯合文旅部門拍攝普法微視頻——《電競酒店 非“成”勿住》,從而促進電競酒店經營業主提高政治站位、強化主體責任,擴大法治宣傳教育范圍,達成電競酒店嚴禁接待未成年人的社會共識。
包河區人民檢察院嚴格落實刑事訴訟法關于辦理未成年人案件特別程序,對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包河區人民檢察院第三檢察部主任文宏介紹,包河未檢辦案團隊秉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原則,探索開展未成年人罪錯分級干預工作?! ?/p>
“對初犯、偶犯未成年人落實‘不捕不訴+觀護幫教’?!蔽暮瓯硎?,2022年至今,團隊受理審查逮捕案件384件550人,不捕365人,不捕率66.72%;受理審查起訴案件687件1053人,附條件不起訴342人,相對不起訴240人,不訴率56.64%,附條件不起訴考察轉化成功率98%;對暴力犯罪堅持“嚴管與厚愛并重”。創新引入司法社工制度,構建“檢察官+心理咨詢師+社工”幫教體系,累計開展社會調查2006人次、跟蹤幫教1875人次,幫助迷途少年重返校園或習得職業技能。
“彩宏護蕊”織密“雙向保護”防護網
包河未檢團隊嚴厲打擊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自2022年以來,辦理成年人侵害未成年人案件158件,對114件案件提前介入偵查,率先建立未成年人“一站式”保護中心,實現詢問取證、心理疏導、司法救助“零次傷害”。推動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牽頭聯合區婦聯、區教體局、區衛健委等九個職能部門出臺《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實施辦法》,2022年通過該制度發現并辦理某醫院未報告未成年人遭受性侵案件,依法向醫院制發《檢察建議書》,要求醫院全面排查整改。2022年聯合區法院成立“涉未成年人家事法律工作站”,建立案件聯動機制,強化對撫養權糾紛、家庭暴力等情形的支持起訴。
從個案辦理延伸至類案監督,2022年,包河未檢團隊耗時近兩個月對全市近三年辦理的刑事案件進行了逐案分析,從未成年人的成長環境、受教育情況、相關職能部門的履職情況等方面查找問題,形成調研報告,并提出聯合相關職能部門開展專項檢查的機制。2023年以來,針對校園周邊違規售賣電子煙,賓館、電競酒店、紋身店接納未成年人等問題,制發訴前檢察建議51件,通過公益訴訟推動市場監管部門查處違法商戶;針對網絡空間涉未成年人亂象,向互聯網平臺制發檢察建議,督促清理有害信息。創新開發“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公益地圖”,標注轄區重點風險場所,實現動態監管。
“彩宏益心”走新更走“心”
包河區人民檢察院引入專業心理咨詢機構,構建“心理測評+危機干預+長期跟蹤”服務鏈,累計為214名涉案未成年人提供心理測評和矯治。同時,設立未成年人司法救助專項基金,累計為16名未成年被害人發放救助金28.9萬元。創新“物質救助+就學幫扶+就業支持”模式,幫助困境兒童獲得職業技能培訓機會。聯合婦聯、民政建立“困境兒童保護聯動機制”,推動將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納入社會保障體系。
在普法宣傳方面,打造全省首個體驗式“未成年人法治宣傳教育基地”,設計動感單車、游戲問答等互動項目,開展“彩宏護未 法治夏(冬)令營”活動,自2022年以來,共接待84場次3525名師生家長;創新“法治副校長2.0”工程,研發涵蓋校園欺凌、網絡安全等主題的“法治教育課程包”,開展“點單式”未成年人普法宣傳;與包河區教體局聯合將常態化普法宣傳融入校園課堂,全區中小學在周二、周四分批次走進基地開展《道德與法治》的課程教學,迄今為止共有32所學校1400多名師生完成基地學習。在學校成立“法治社團”,從學生中培養“法治宣傳員”16名,形成“檢察官引領+學生傳播”的普法新生態。
同時,包河區人民檢察院還創建“彩宏護未”工作室,拍攝《彩宏姐姐“未”你說法》系列普法短視頻17部,將禁毒、預防校園欺凌、開學第一課、開學季防詐騙等微視頻覆蓋全區91所中小學,并被多方平臺競相轉發推廣;突破傳統普法邊界,向全市200余條公交線路車載電視投放法治視頻,日均播放量超3000次。2022年“云游法治基地”直播活動吸引35.4萬網友在線觀看,開創“指尖上的法治課堂”。
(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劉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