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安徽省引江濟淮集團有限公司獲悉,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引江濟淮工程東淝河復線船閘(二期項目)試運行通航。這也實現了東淝河雙線船閘協同運行,將原有的船舶通行效率提高一倍以上,在引江濟淮八大樞紐工程中通航能力達到首位。
據悉,東淝河復線船閘位于淮南市壽縣八公山鄉,長280米,寬34米,門檻水深5.5米,設計最大船舶噸級2000噸級,年單向過閘貨運量3031.9萬噸?!芭c它并行已建成通航的引江濟淮東淝河一期船閘,合計年單向過閘貨運量可達5782.9萬噸?!睋不帐∫瓭醇瘓F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引江濟淮工程溝通長江、淮河兩大水系,是跨流域、跨省重大戰略性水資源配置和綜合利用工程,自南向北分為引江濟巢、江淮溝通、江水北送三段,被稱為安徽省的“南水北調”工程,分為一期和二期。作為國家150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引江濟淮二期工程輸水線路總長826.9公里,以城鄉供水為主,結合灌溉補水,為區域應對供水安全風險、改善生態環境創造條件。
自2022年3月開工以來,省引江濟淮集團公司積極推動技術創新,克服多重難題。其中,雙線船閘單線通航環境下組合式圍堰施工和拆除,尤其是淮河側圍堰施工,頂住了巨大的安全和防洪壓力;采用34米特大型三角閘門,為省內最寬級別閘門,最大工作水頭達到7.52米,是國內水頭最大的采用三角閘門船閘;采用全鋼板護面閘室墻施工工藝,提升了工程質量并減少安全風險;創新閘門防撞結構,有效發揮閘門保護和攔污雙重作用。
作為引江濟淮二期重點項目,東淝河復線船閘對原老船閘按Ⅱ級建設標準進行改造重建,與通航的東淝河船閘(年通過能力2751萬噸)平行,并共用上下游引航道?!皷|淝河復線船閘處于引江濟淮工程江淮溝通段的末端,對充分發揮引江濟淮航運功能,滿足腹地末來航運發展需求具有重要意義?!痹撠撠熑烁嬖V記者,東淝河雙線船閘協同運行,將充分發揮江淮運河對接長三角的獨特水運優勢,滿足腹地水運貨運量的增長需求,也將進一步提升物流效率,降低運輸成本,為沿線城市的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姜志遠 圖片由安徽省引江濟淮集團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