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在亳州市譙城區趙橋鄉雙樓村徽姑娘家庭農場,工人在采收羊肚菌供應市場。
早春時節,亳州市譙城區趙橋鄉徽姑娘家庭農場葡萄架下種植的羊肚菌陸續進入采摘期,工人們忙著采摘、分揀、打包,銷往河南、上海、廣東等地區。據農場負責人李艷介紹,葡萄架下套種的羊肚菌,每畝可為她帶來30000多元的經濟收入。
近年來,亳州市不斷加大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力度,采取“黨支部+農場+農戶”模式,深挖土地資源潛力,探索創新種植模式,盤活了閑置土地,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勤利)
3月13日,在亳州市譙城區趙橋鄉雙樓村徽姑娘家庭農場,工人在采收羊肚菌供應市場。
早春時節,亳州市譙城區趙橋鄉徽姑娘家庭農場葡萄架下種植的羊肚菌陸續進入采摘期,工人們忙著采摘、分揀、打包,銷往河南、上海、廣東等地區。據農場負責人李艷介紹,葡萄架下套種的羊肚菌,每畝可為她帶來30000多元的經濟收入。
近年來,亳州市不斷加大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力度,采取“黨支部+農場+農戶”模式,深挖土地資源潛力,探索創新種植模式,盤活了閑置土地,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勤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