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是我國第47個植樹節。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過去一年,江淮大地再添新綠。2024年,全省完成人工造林27.2萬畝,各地建設綠美村莊200余個,綠美鄉鎮80余個,建成“口袋公園”353個,新建城市綠道419公里。
■云端植樹
去年上線各類盡責活動1045個
植樹造林、保護森林,是公民應盡的義務。如今,適齡公民植樹盡責有更多途徑。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2024年,省林業局指導各地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策劃公眾樂于參與的義務植樹活動項目,推廣“云端植樹”“碼上盡責”,推進義務植樹線上線下融合。
2024年,全省上線各類盡責活動1045個,其中勞動盡責1043個,捐資盡責活動2個,涵蓋撫育管護、造林綠化、志愿服務等多種盡責形式。
■綠美江淮
全省建成“口袋公園”353個
科學開展國土綠化,全面實施綠美江淮行動,2024年,全省完成人工造林27.2萬畝、封山育林111.5萬畝,退化林修復72.7萬畝,森林撫育203.6萬畝。聚焦綠美村莊、綠美鄉鎮行動,各地建設綠美村莊200余個,綠美鄉鎮80余個。
聚焦綠美城市行動,我省各地加大城市公園、街頭游園、口袋公園規劃建設力度,串聯城市綠道、步道、騎行道,織密城市公園綠地網絡,全省建成“口袋公園”353個,新增改造提升城鎮園林綠地2114.7萬平方米,新建城市綠道419公里。我省還推動各地園區道路、廠區綠化美化,各地建設省級綠色學校194所。
積極推進高速公路及普通國省干線公路、高速公路服務區和航空港綠化美化,全省高速公路及普通國省干線公路可綠化里程綠化率達98%以上,竭力打造“暢安舒美”的交通環境。
去年,省林業局啟動實施全生命周期森林可持續經營,成功爭取中央財政補助馬鞍山市和宣城市長江流域國土綠化示范項目資金5.53億元。
■資源轉化
全面推動森林固碳釋氧功能可交易
2024年,我省出臺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推進落實集體林地承包權和經營權改革、發展林業適度規模經營、提升森林經營水平等8項重點改革任務。促進全省集體林地適度規模經營,全省流轉面積達1350萬畝,占全省確權發證面積25.5%。林權抵押貸款、“皖林郵貸通”等政策相繼出臺,累計完成林權抵押貸款300多億元。
有哪些“新客人”來安徽?去年我省啟動林草濕沙普查工作,建立健全林草濕荒“10年一次普查,年度動態監測”的調查監測制度。有序推進重點區域縣域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3批次43個縣(市、區)正在開展調查,發現安徽新記錄物種85種。
加快構建省內消納碳票激勵機制,我省還發布《安徽林業碳票項目方法學》,研究起草《安徽省林業碳票管理辦法》,即將印發實施,全面推動森林固碳釋氧功能可計量、可交易,促進森林資源價值轉化。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媛媛 實習生 張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