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見電信詐騙手段
(一)冒充公檢法詐騙:詐騙分子會冒充公安局、檢察院、法院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通過電話、短信告知你涉嫌違法犯罪,如洗錢、販毒等,需配合調查,并要求你將資金轉到指定“安全賬戶”進行驗資。很多人因對司法程序不了解,又被對方的威嚴語氣嚇到,從而上當受騙。
(二)網絡貸款詐騙:此類詐騙通常以“低息貸款”“快速放款”為誘餌,吸引急需資金的人。當你聯系對方后,他們會以繳納手續費、保證金、驗證還款能力等理由,誘使你轉賬。一旦你轉賬,就會被拉黑,貸款也不會到賬。
(三)兼職刷單詐騙:騙子在社交平臺發布兼職刷單信息,承諾每單能獲得高額傭金。起初,他們會給你一些小額返利,讓你放松警惕,隨后誘導你參與大額刷單任務。等你投入大量資金后,便以各種理由拒絕返款,甚至要求你繼續刷單才能提現,使你越陷越深。
二、防范方法
(一)增強防騙意識:時刻牢記“不聽、不信、不轉賬”原則。公檢法機關不會通過電話、網絡辦理案件,更不會要求轉賬到“安全賬戶”;正規貸款機構不會要求提前支付費用;刷單本身就是違法行為,且高傭金刷單背后往往是騙局。遇到可疑情況,多與家人、朋友溝通,冷靜思考,切勿盲目相信。
(二)保護個人信息:不隨意在網絡平臺或陌生APP上填寫身份證號、銀行卡號、驗證碼等重要信息;謹慎連接公共WiFi,避免在不安全的網絡環境下進行金融交易;對于不明來歷的鏈接和二維碼,堅決不點擊、不掃描,防止個人信息泄露,給詐騙分子可乘之機。
(三)核實身份與信息:接到自稱公檢法、銀行等機構的電話時,不要慌張,通過官方客服電話或其他正規渠道核實對方身份;遇到網絡貸款、兼職刷單等信息,先查證平臺或機構的真實性,不要輕信對方提供的信息。在涉及資金交易時,務必仔細確認對方身份和收款賬戶,確保安全。
電信詐騙危害巨大,只要我們提高警惕,掌握防范技巧,就能有效避免上當受騙。讓我們攜手共進,共同構筑起防范電信詐騙的堅固防線,守護好自己的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