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的時候我經常去麥地里看一看,這是我的愛好,也是我對自己學科的興趣?!弊鳛橐幻r業科研工作者,全國政協委員、安徽省政協副主席馬傳喜長期深耕農業研究領域,多次就“三農”問題提出建議。今年的全國兩會,他一如既往地聚焦農業領域建言獻策。
深入麥田觀察凍害情況,前往馬鞍山桃花村調研鄉村振興……過去一年,馬傳喜的履職足跡遍布江淮大地?!爱斍?,我國種糧農戶仍以小規模生產為主,農機化水平較低,多為小農機作業,作業效率不高,導致生產成本增加。同時,現有的農業服務主體在服務能力和水平上存在諸多不足,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效率?!瘪R傳喜在調研中發現,部分地區農業生產中,由于受災等因素影響,種糧效益下滑,農民種糧積極性受到沖擊?!俺杀具^高是制約種糧效益的關鍵因素之一?!彼ㄗh,以縣域為單位,加強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提升農機數量和服務水平,同時推動科技創新在農業領域的應用。
我省地處南北過渡地帶,物產豐富,特色農產品種類繁多?!暗悄壳疤厣r產品發展多處于初級階段,存在加工市場不完善、質量標準體系不健全、基礎設施薄弱等問題?!瘪R傳喜認為,特色農產品的發展應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要通過加工和市場建設來帶動產業發展?!耙獦淞ⅰ笫澄镉^’,重視特色農產品的開發,通過延長產業鏈來提升產品附加值?!蓖瑫r,要建立健全特色農產品的質量標準體系,加強倉儲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利用數字化、智能化技術進行管理和調度,推動特色農產品產業的現代化發展。馬傳喜去年在池州市調研時,對當地的黃精產業化轉型印象特別深刻?!斑^去農戶賣原料,如今深加工成即食產品,附加值翻倍?!?/p>
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近年來,我國種業振興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效,但也面臨著在生物育種關鍵核心技術領域的原始創新能力不足、市場競爭力不強、植物新品種同質化較為嚴重等問題。馬傳喜長期關注種業,深知種業是農業的“芯片”。他認為,要完善植物品種權保護制度,更要重視品種權和專利技術保護,建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肮膭顒撔?,避免低水平重復競爭。既保護傳統育種技術,又推動生物技術與傳統育種結合?!?/p>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姜志遠/文 楊雪嬌/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