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上午,2024量子科技和產業大會在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大會以“量子飛躍,未來可期”為主題,會期2天。大會上,發布了量子領域重大科技成果、量子通信創新聯合體重大產業成果等,院士專家作主旨報告,展廳內一批量子領域的創新技術和產品帶領觀眾領略量子科技的魅力。
量子科技及產業重大成果發布
作為全國量子領域技術交流、開放合作、創新發展的頭部省會,量子科技和產業大會已連續四年落戶合肥。29日上午大會開幕式上,薛其坤等院士作主旨報告,從量子科技的底層邏輯、研發路徑、前景展望等角度,解讀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精密測量等專業的當下和未來。
大會同時發布了量子領域重大科技成果及量子創新通信聯合體重大產業成果。其中,量子領域重大科技成果包括基于糾纏的城域量子網絡、“天元”量子模擬器、基于數百離子二維陣列的可單點分辨的量子模擬器等;量子創新通信聯合體重大產業成果中包含商用光傳輸網絡的共纖傳輸技術、通密一體技術、量子通信四融產品體系(融通話、融云、融網、融平臺)等。
開幕式上,中國電信正式發布《中國電信量子科技和產業發展2030行動方案》。方案涵蓋一個目標即系統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突破一批量子關鍵核心技術,建設全球領先的量子基礎設施,打造引領性量子場景應用,到“十五五”末,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重大項目簽約環節,中國科大與中國電信集團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雙方就五大領域展開全面戰略合作,涵蓋協同技術攻關、共建創新平臺、共建智慧科大、聯合人才培養、成果轉移轉化等五大方面。
目前,安徽正加快推進量子產業示范應用。
安徽省財政廳聯合安徽國盾量子云等單位,打造了首個運用量子技術進行數據資產加密的創新項目,采用量子加密技術,保障財政惠民惠農“一卡通”系統安全,助力形成高安全、自主可控、可交易的數據資產,提升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水平。會上,各方正式簽約安徽財政量子技術數據資產開發利用合作備忘錄。
此外,合肥市人民政府、合肥高新區分別與多家企業簽訂產業落地協議,推動量子科技在合肥的產業化發展。量子科技(合肥)產業研究院與中電信量子集團等相關行業優勢企業合作,共建概念驗證和產品中試能力平臺,以“成果+實體”的創新聯合體模式,提升成果轉化效率并與平臺實現雙贏。
現場,國務院國資委科技創新局與24家成員單位,共同啟動量子通信創新聯合體“擴圍”行動。近年來,在國務院國資委指導下,中國電信聚集13家央企、1所高校、3家頭部企業,成立量子通信創新聯合體。17家聯合體成員單位聯合開展量子通信核心技術攻關,積極進行關鍵核心技術原型研發。本次進一步吸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內蒙古科學技術研究院、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7家單位。
大會還設有量子計算論壇、量子通信科技及應用論壇、量子精密測量科技及應用論壇、量子產業創新論壇等多個專項活動,
應用產品吸引觀眾體驗
本次大會特別設置5000平方米的量子產業創新成果展區,國內50余家量子科技上下游頭部企業參會,展示量子科技成果及產業發展歷程。
在展區的量子科技體驗區,不少觀眾親身體驗量子科技產品的魅力。
由云璽量子與中電信量子集團共同研發的量子印章,已在陽光電源、蔚來汽車等企業開展應用。中電信量子集團工作人員肖宇翔介紹,量子印章是在普通印章的基礎上應用了量子加密技術,可以在移動辦公應用場景中使用,可通過人臉、指紋識別等技術追溯具體印章使用人、簽章時間、定位地點、使用次數等具體信息,還可同步把簽章文件上傳云端,大大提升辦公的保密性和便捷性。
科大國盾量子的量子加密耳機,吸引了不少觀眾體驗。該公司現場工作人員劉露露介紹,該耳機平時可當普通藍牙耳機使用,使用加密功能時,可連接手機,在微信、QQ、釘釘等聊天端口發送加密過后的文字、語音等,接收方接收到的是加密過的信息,以保證通信私密性和安全的需求。
現場,還有基于量子技術的云端電腦、量子通信保密試驗車、量子衛星模型等向觀眾展示我國量子科技的前沿成果和示范應用。
十年歷程看量子科技快速發展
記者注意到,展區現場還對全球量子科技發展過去十年間的重大成果、重要時刻進行了梳理展示,其中我國量子科技領域的成果受到全球矚目。
現場工作人員介紹,2012年,“可擴展量子信息處理獲重大突破”入選當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自然》雜志年度十大科技亮點;2013年,“實現測量器件無關的量子密鑰分發”入選美國物理學會當年度物理學重大事件,“實現最高分辨率單分子拉曼成像”入選當年度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14年,“量子通信安全傳輸創最新世界紀錄”入選當年度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15年,“首次實現多自由度量子隱形傳態”入選當年度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英國物理學會年度突破;2016年,“成功發射國際首顆量子科學試驗衛星‘墨子號’”入選當年度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自然》雜志年度重大科學事件;2017年,“世界首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的光量子計算原型機誕生”入選當年度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量子通信從理想王國走到現實應用,“實現反事實量子通信”入選英國物理學會當年度物理學重大進展;2018年,“實現洲際量子密鑰分發”入選美國物理學會當年度物理學重大進展;2020年,“科學家達到‘量子計算優越性’里程碑”入選當年度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21年,“量子計算優越性實驗”入選美國物理學會2021年度物理學重大進展,“稀土離子實現多模式量子中繼及1小時光存儲”入選當年度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22年,“超冷三原子分子的量子相干合成”入選英國物理學會當年度物理學重大突破,“實現實數量子力學實驗檢驗”入選當年美國物理學會年度物理學重大進展。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郜征 楊雪嬌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