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漸深,天已寒
□董全云
小雪一到,日子過得更快,好像只在低眉抬眸間,冬天的味道漸漸濃了。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愛好攝影的朋友發來相片,有枝頭金黃的黃葉,翩然如蝶,滿地燦然。滿目都是初冬之景,寒冷是深藏的,慢慢地一步步逼近。
天氣預報有雪, 卻不見蹤影。
世人談雪,輒言“崇禎五年十二月”。其實,張岱看過的好雪,遠不止湖心亭那一夜。天啟六年十二月的龍山雪,同樣清冽。會天啟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許。晚霽,張岱登上龍山,坐在城隍廟的山門上看雪。身在山嶺,所見風物,自然又不同于亭中。
小雪,也不至于“開門雪滿山”,沒有“孤舟蓑笠翁”,也沒有“時聞折竹聲”,只是平凡的一場雪。每每小雪,別的地方未見雪的影子,老君山就會迎來第一片雪花的到來。紛紛揚揚的雪花飄落,給這座巍峨的大山披上了一層薄薄的銀裝。山崖被積雪覆蓋,仿佛一夜之間變成了一座白色的宮殿,不忍踩踏。漫步在山間,耳邊回響著“吱吱”的踏雪聲,那種感覺簡直就像是走進了童話世界。
“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朱自清曾為小雪贊嘆道。雪后的老君山,美得讓人驚艷,山峰、樹木、道觀,都被雪花裝點得如詩如畫,尤其是那些古樸的道觀,在雪的映襯下愈發顯莊重與神秘。站在山頂,遠眺群山連綿,銀裝素裹,宛如一幅水墨畫卷緩緩展開,此時此刻,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張岱曾描繪當時的景象:萬山載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再想想《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笔郎虾醚?倒真要被他寫盡了。
雪的到來,把各種各樣的顏色掩藏了。大地,變得簡約起來,少了參差,少了縱深,空間仿佛被壓縮了。
歲歲年年雪相似。
覆雪之下,萬物無跡,都只露一些朱墻宮檐,看起來那么相似。其實時光中每個東西都在悄悄變化,可一到雪天,雪把所有的變化都掩蓋起來,于是,今年又與去年相似了,甚至百年后也與百年前相似。
怕冷的我不喜歡冬天,不喜歡蕭瑟山水,不喜歡寂寥的原野,不喜歡寒冷的侵襲,不喜歡蒼白與老綠。不喜歡那又怎樣?該來的依然要來,改變不了,那就接受吧,關緊門窗, 把寒冷關在外面, 任它壓扁了鼻子和嘴巴做鬼臉。
遠方的朋友已在歸途, 寄來聲聲溫暖和囑咐。隴西的朋友寄來的散文集在手,一篇篇細讀。那些靈動的文字,如下了蠱。
有煙火的才是家,有愛和溫暖的才是生活。女兒從外面回來,挾帶一身風雨寒氣。冰箱里拿出的牛腩已經化開,又洗了一塊懷姜,在面案上拍了,兩個紅紅干辣椒撕成兩段,幾顆剝皮栗子和大紅棗、些許花椒、大料、蔥段,半鍋牛肉半鍋湯,紅紅綠綠熱熱鬧鬧,咕咕嘟嘟燉起來。不一會,氤氳的蒸汽和濃香的牛肉味彌漫整個房間。在這個初冬的夜里,喝口熱熱的湯水,一壺熱茶,讓溫暖從心底和腳下升起。
冬漸深,天已寒,小雪、大雪,小寒,大寒,然后就是春天。
成為自己的好天氣
□劉云燕
初冬,寒風凜冽。
和朋友聊天,說到了天氣的陰霾和灰蒙蒙的心情,朋友說:“你要成為自己的好天氣?!蓖蝗?我的心一動。
對于標準吃貨的我來說,冬天定要尋找美食,不容錯過烤紅薯。紅薯實在是個神奇的東西。平時煮粥吃,感覺其貌不揚,口味平平??梢坏┻M入烤紅薯的大爐子,仿佛被激發了無限潛能,香氣四溢,能讓整條街充滿溫暖氣息。每每饑腸轆轆,我都會買上一只烤紅薯,表皮焦黃,掰開,流著蜜汁。手捧著它,熱氣騰騰。那滋味兒仿佛充盈整個冬天。冬天,也要去喝一杯暖暖的奶茶。我們貪戀的,其實不僅僅是一杯奶茶,而是奶茶所代表的那份溫暖。
寒風中,糖炒栗子的香氣仿佛應景似的飄出來。每一顆栗子都冒著熱氣,每一顆都咧著嘴,都在爭先恐后地炫耀:“我是這個世界上最香甜的!”趁熱吃一顆,滿心歡喜。冬天里,還要吃冰糖葫蘆。越是冷時,吃冰糖葫蘆卻越有感覺。冰糖閃爍著紅瑩瑩透明的光,一枚枚山楂果兒,似都訴說著它無敵的美味。
成為自己的好天氣,讓生活張弛有度。冬天里,定要安排一場旅行。我喜歡在冬日看大海,美不勝收的銀白世界,是冬天里特有的??赐耆粘?去逛逛早市,各種海鮮、水果琳瑯滿目。賣早餐的小攤子,一陣一陣冒著熱氣,飄著香氣,讓你感受歲月靜好,人間煙火氣。
冬天的海邊,被冰雪賦予了一種別樣的美。海面上的冰層晶瑩剔透,海岸線如詩似畫,飛翔的海鷗鳴叫著,給冰封的世界帶來一抹唯美的色彩,隨意在海邊走走。天空如洗,白云朵朵,走著走著,突然發現,原來路的盡頭是大海,瞬間視野遼闊起來。
我最愛傍晚的大海。太陽的光線已經黯淡,天與海的交界處殘有一絲淺淺的紅,天幕已經一片藍調,有種詩意,又有種憂傷。路邊的球燈已經點亮,踏著橋上的薄雪,緩緩走,大海正遼闊。這種色調的風景,該配個綿長的小夜曲,緩緩地拉,有種不真實的夢幻感。燈塔在遠方,明明暗暗地閃爍著。
要成為自己的好天氣,在平凡生活中尋找樂趣。初冬,銀杏飄落,去采葉片,畫樹葉畫,讓可愛的圖畫永遠封存在金黃的葉片上。我們可以貓冬,慵懶地待著家里,安安靜靜讀一本書。天氣冷了,我們圍爐煮茶,其樂融融。我們一邊喝著熱氣騰騰的茶,茶氣氤氳著,即使窗外冰天雪地,也是溫暖的。冬天如果飄雪,就更美了。我們去看潔白的世界,去堆雪人,打雪仗,用雪夾制作出一排排可愛的雪鴨子……
世界從來不會變好,慢慢變好的,只有我自己。原來,我可以在無比陰霾的冬天里,依然活力滿滿,成為自己的好天氣……
小雪,小雪
□錢紅麗
人可以吃苦,受累,甚至忍辱……但永遠克服不了焦慮、內耗,以及一年勝似一年對于冬天的恐懼。
冬日多陰雨。風中騎行,宛如穿行于冰水中,到家恨不得翻出羽絨褲,骨頭縫里也在往外冒冷氣,凍瑟瑟的,自覺矮了季節三分從而起了猥瑣之相,精神世界總歸不太敞亮,整個人幾近抑郁邊緣,漸漸喪失掉生活熱情,是生命的發動機因缺少陽光照拂而熄火了。
終于等來小雪。久陰初晴,重見光明。
比任何年齡段更依賴陽光。心里小火苗啪一聲被“小雪”兩字點燃,無來由振作起來——縱然夜里只能睡三四小時,也還掙扎著爬起。
做什么呢?去居所附近山坡散步。晝夜溫差大,坡度正正好,每年這時節,每一清晨,溝渠里會儲養幾公頃霧氣,如煙如夢,葉子漸紅的水杉、烏桕們,佇立晨嵐之中影影綽綽,尤其白了頭的蘆葦,一如杳渺歌聲,叫人有著如在夢寐的恍惚。遠遠看著,直至朝陽升起,天地間頓被金光橘彩充滿。萬丈光照里,再走一圈,霧氣漸淡漸無蹤,所有青草樹木被洗得干凈簇新,仿佛重活一遍。晨露的馨香無處不在……清冽空氣橫貫肺腑,讓我在這冬晨一次次重生,真想一直走下去。
一直偏愛晨嵐暮靄。暮靄,一年四季皆有。晨嵐,要到小雪之后方能得見。平地是不起晨嵐的,要具備一定的地理、氣侯條件,比如恰到好處的坡度,將低洼處圍攏起,借助夜間氣溫陡降,空氣凝結至霧氣,自低處升騰,氤氳……早起的人有福了。待陽光乍出,氣溫漸攀,夢境也便散了。美麗的東西,總是短暫。上帝垂憐每一生靈,你既沒有好睡眠,那便賞你自然之美吧。領受者分外感恩。
無邊晨嵐里,有我的童年。在鄉下,小雪節氣之后,清晨出門,如入仙境,田畈廣疇忽然不見,盡為晨嵐霧氣籠罩——河邊挑水的大人,田野放牧的孩子,每個人頭發濕淋淋。兩人相距百余米,也看不見彼此。有時,站在村口,往村外小路眺望,白霧茫茫里,我媽媽挑一擔柴自仙境一般的霧氣中鉆出。她天不亮便趕往一個叫做橫埠河的集鎮買柴。接下來得準備做凍米糖等過年零食,需大量粗柴。
倘從高空俯看樅陽縣橫埠鎮方向,除了廣眾無邊的霧氣,每一座村莊皆成虛擬一點,是一絲絲淡墨,洇染于丘陵之間,也是宋元人一幅幅古宣水墨,滋養著我的童年,犬吠雞鳴,俱成天籟。紅日漸起,隔著霧氣看,可不就是嵌在古畫下角一枚印么,鮮紅欲滴,朝它吹口氣就干了。我的童年永遠活在古畫中,不死亦不滅。
一日日,沿荒坡走一走,宛如老農巡視他的田地,帶著家境殷實的喜悅與滿足。清晨空氣凜冽,呵氣成霖,鳥鳴也變得清新。陶潛在《時運》里有一句:山滌馀靄,宇曖微霄。常關注的一位博主譯成:山間煙云被蕩滌殆盡,天空中還剩一抹淡云。我覺不對,留言與之切磋,指出“山滌馀靄”應是一個倒裝句,是“馀靄滌山”,并試著譯成:煙嵐將群山洗得干凈,天空中尚剩一抹淡云。這名博主不吝夸獎,說我譯得更好。茫茫虛擬網絡中,有著抖音式批量浮夸粗陋,只要用心尋找,滿腹學問又謙卑之人,也還是有的。與陌生人探討古詩詞,末了被夸,非常開心,如同少年時語文老師當堂念了我的作文。
并非譯得多么好,而是得益于一年年小雪之后,我早早爬起,去山坡眺望霧氣晨嵐,純粹來自于生活經驗。
陶潛一定喜歡晨嵐吧,故,才有“山滌馀靄,宇曖微霄”的句子。采菊籬下的他,日日面對的是南山。我去過他的故鄉柴桑,是一個深秋正午,吃了一頓簡餐,其中一道清炒蘿卜嫩苗,頗為可口,齒頰清新之氣,久久不絕。能想象到,初冬之后,他屋前山谷中儲養的云氣霧嵐多么壯觀。這天外之物不僅洗滌著群山,同樣也激蕩著他胸間塊壘,才能寫出那么好的四言。這首《時運》后面還有:但恨殊世,邈不可追。清琴橫床,濁酒半壺。
陶潛的心神好穩,徹底退出俗世窠臼,涵養恬淡心性,于自我成全中蹚出另一條生命之路,于胸間萬壑千山地養了多少云氣霧嵐。如此,他的四言詩才那么有氣韻。
看過晨嵐,再步行去買菜。
超市貨架陳列著一排胭脂紅蘿卜,太美了,忍不住手殘,買了兩大只。毗鄰而站的,是一位奶奶,正在挑選青蘿卜的她主動教我,要拿在手里掂一掂,重些的才不會皰心。話落,拿起一只掂給我看。
回家,搬兩只小凳,一只擱上砧板,坐客廳陽光里,切蘿卜絲,好治愈……慢慢地,不再焦慮,心里非常寧靜。
去冬,買回一只竹篩,此時派上用場。胭脂紅蘿卜彌漫一絲絲辣腥氣,切一片,舔一下,微甜。所有蘿卜絲鋪滿竹篩,放露臺曝曬,殺殺水分。三日后,與姜絲、蒜瓣同汁,封進玻璃瓶,發酵月余,想必脆而鮮,正好佐粥。在冬天喝粥,最得暖老溫貧滋味,像陶潛那樣后退著活。
人生并非都是向前進往上攀爬的,適當后退,也能撐起一片丘壑,令晨嵐暮靄起伏,何嘗不是另一種自我成全?
“小雪”這兩個字,值得反復玩味。古人真有詩心,給節氣命名,既充滿哲思,亦不乏文采——小雪,小寒,小滿……而宇宙浩瀚,一切生靈,皆是微塵眾。
小雪猶如一個節點。每年每年,小雪之后,天鵝湖南岸四株黃櫨,眾葉盡落,晚櫻亦如是,烏桕更紅。北岸幾十株黃連木璀璨萬端,無數紅黃相間的葉子紛披如夢,令人流連難去。是一個重霾日黃昏,偶然發現的這條黃連木小徑。停車,樹下徘徊久之。這自蕭殺氣候里涅槃而出的美,給予人精神層面許多東西,一旦賦予文字,卻又難言。
只有到了冬天,你才能真切感受到陽光的日腳移動著,飛快又倉促。冬的日子一貫短,轉眼日暮,紅光西斜,人影被拉得細長又孤單。一忽兒,暮靄四起,天地起了寒意。浩瀚宇宙間,仿佛懸著一根根戒尺,噼噼然一聲疊一聲自上古來,無患子樹似陷入到思念之中,一夜間黃葉彌漫。我家廚房邊三兩株。無患子的葉黃,仿佛滲入大量金箔,是銘黃,有質感,好比一個人明亮心性,看起來好珍貴,真是要愛惜。
常常繞至廚房外面,坐木椅上,與幾株黃葉對望,直至明月高懸,滿足又悲哀,像《古詩十九首》那樣,對生命起了涼意。而人生是不能深究的,也總是哀意。
雪落今朝白
□王同舉
小雪時節,山瘦水寒,眾木枯折,百蟲蟄伏,大地褪去喧囂。
二十四節氣中,小雪最具韻味,自有風情,是開啟純潔、寧靜、美麗的冬的起點。相比其他節氣,小雪多了一分素雅和空靈。
元代詩人劉詵在《題寒汀小雪》中寫:幾樹蕭蕭疏密雪,一汀澹澹有無煙。江空雁落寒如此,只欠吟詩孟浩然。樹木、雪花、寒霧、大雁,共同構成了一幅簡潔而又詩意盎然的雪景圖。
看過北宋畫家王詵的《漁村小雪圖》。這幅畫選取了小雪時節最典型的景物,遠山、湖水、漁船、漁夫,動靜結合,勾勒出了大地被雪后的靜謐與素雅,將漁村的冬日描繪得栩栩如生,讓人瞬間沉醉在那個久遠的小雪世界里。
小雪前,似乎還殘留著秋的韻味,而小雪一到,便有了冬日的凜冽之感。此時,山巒覆白,草木凋零,寒風凜冽,景致別樣,是一年中冬意初顯的日子?!俺科痖_門雪滿山,雪晴云淡日光寒?!痹谶@銀裝素裹的世界里,人們可以盡情地享受冬日的悠閑時光,感受大地的寧靜與美好。漫步于雪地里,聽雪落的聲音,看寒梅傲雪,一切都是那么安然自在。
小雪時節,傲然綻放的梅花,格外引人注目。雪的純凈,讓人心生敬畏,仿佛能洗凈塵世的喧囂與浮躁;而梅花的高潔,更讓人感受到生命的堅韌與不屈。雪花落在梅上,白雪與紅梅相映成趣,共同構成了一幅寧靜而美麗的畫面。雪與梅的相遇,讓冬天不再單調,將冬日的沉寂化作最動人的情感。正是這樣的雪與梅,讓我們在喧囂的世界里,依然能找到內心的寧靜與美好?!皦菙抵γ?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眽堑拿坊?綻出點點紅蕊,暗香浮動,別具韻味。
小雪是玩雪的好季節。雪花紛紛揚揚,輕盈飄落,一個個可愛的雪人在雪地里佇立,令人歡喜。孩子們在雪地里奔跑嬉戲,打雪仗、滾雪球,歡聲笑語在雪地里回蕩。唐代白居易有一首描寫雪天童趣的詩:“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天明放紙鳶,雪霽望晴空?!痹娋浒押⒆觽冊谘┖蠓偶堷S的歡樂場景生動地展現出來,讓人看后心生愉悅。
農諺云: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小雪一到,許多蟲子蟄伏起來,大地一片寂靜。田野里的莊稼都已收割完畢,農事歇,鄉村進入冬藏期。小雪腌菜,大雪腌肉。人們開始腌制臘味、酸菜,為即將到來的漫長冬日儲存食物,家家戶戶的院子里都掛滿了美味的臘肉、臘魚。
風冷天寒,雪落紛紛,正是圍爐夜話好時光。宋代杜耒寫下《寒夜》: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寒夜客至,以茶代酒,圍爐而坐,窗外梅花映月,詩意盎然。記得每逢雪天的夜晚,父親都會早早地生起一堆火,煮上一壺熱茶,一家人圍坐在火堆邊上,火堆暖暖,茶煙裊裊,暖意融融,倍感溫馨。
雪落今朝白,朔風自此寒。清寒冷冽的日子,讓人心中莫名渴望過一段田園生活,擇一處寧靜的鄉下小院,在雪花紛揚的夜,飲上一杯熱茶,就著火堆的暖,懷著美好的期待酣然入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