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安徽省巢管局、合肥市水務局、合肥市生態環境局謀劃儲備的重大項目即將釋放近千億的環境治理市場。11月29日,記者從合肥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合肥市在推進生態保護修復和生態環境治理的同時,大力開展節能環保產業“雙招雙引”,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綠色新動能,現有規模以上節能環保企業227家,已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部分行業國內領先,應用場景豐富開放。
近年來,合肥市搶抓機遇,推進環保產業發展補鏈強鏈,現有規模以上節能環保企業227家,其中上市企業9家,擬上市企業11家,2023年全產業鏈實現產值459億元,形成了以“一谷一園”(中國環境谷、合肥高新國際環??萍紙@)為核心,長豐縣、廬江縣和肥東縣為三翼的產業發展集聚區。
“已形成了‘環??萍佳邪l—核心材料及零部件生產—節能環保設備制造—節能環保服務’?!焙戏适猩鷳B環境局環境科技和產業處副處長張弘介紹,目前合肥市的環保產業規模初步形成,產業鏈條逐步完善,部分行業國內領先,如中環環保在省內水污染治理服務市場占有率位居前三,寶龍環保在機動車尾氣遙感監測細分領域市場占有率及設備市場保有量全國第一,“創新能力優勢明顯,現有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環境研究院等省級以上產業創新平臺53個?!?br>
從2013年起合肥市設立環巢湖項目資金池,歸集各渠道資金超400億元用于巢湖綜合治理,生態環境污染防治場景需求眾多;東部新中心土壤修復面積5365畝,釋放30余億元的土壤修復市場,整體治理規模和金額均居全國前列。據統計,省巢管局、合肥市水務局、合肥市生態環境局謀劃儲備的重大項目即將釋放近千億的環境治理市場。
2019年,“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環境產業合作示范園區”正式落戶蜀山,正式提出打造“中國環境谷”?!敖涍^近5年的努力,‘中國環境谷’已經從‘基本空白’發展成為全國環境產業不容忽視的新興力量?!笔裆浇洕_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孫睿介紹,依據合肥市政府與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共建“中國環境谷”合作協議,合肥市征集發布重大環境問題研究課題,以“中國環境谷”為依托,發揮科教優勢,整合科創資源,鼓勵揭榜掛帥,在研發經費、人才引進上予以支持,支持“中國環境谷”建立首臺套研發示范基地。
合肥市還將支持引導谷內企業在多領域多向發展,集成環境醫院、環保管家、環境咨詢等業務模塊,形成統一品牌,成為一站式服務提供方。共建雙方努力將“中國環境谷”打造成千億級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基地、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和綠色轉型發展綜合服務基地。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