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本養老保險之外,再享受“第二養老金”,單位為你買“人才年金”了嗎?省委人才工作局、省人社廳等部門近期聯合發出通知,深入實施人才興皖工程加快推進人才企業年金高質量發展。我省將推動人才年金擴圍增效,符合建立年金制度規定且具有相應經濟能力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應在2025年實現人才年金全覆蓋;持續拓展民營企業覆蓋范圍,引導事業單位為編外人才建立年金,探索建立勞務派遣人員人才年金。
擴圍增效國企率先垂范
企業年金是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自主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是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險制度體系中第二支柱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第二養老金”之稱。在企業年金制度平臺下,優先為符合單位發展需求的人才建立人才企業年金,“人才年金”近年來也在國內多地陸續落地。安徽省首單人才年金項目今年就在亳州市簽約落地。
扎實推進人才興皖工程,充分發揮企業年金在營造栓心留才環境、助力“雙招雙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我省通知明確,將推動人才年金擴圍增效,鼓勵各類企業、社會組織、事業單位發揮企業年金的薪酬福利遞延和中長期激勵的功能,把建立人才年金作為改進和完善企業薪酬福利制度、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的重要舉措。
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將率先垂范,通知明確,符合建立年金制度規定且具有相應經濟能力的應在2025年實現人才年金全覆蓋。尚未建立人才年金的國有企業,應遵循保障與激勵、公平與效率的原則,制定人才年金發展計劃,“在政策規定范圍內,可以優先為高層次人才、骨干管理人員、高技能人才等人才及勞動模范建立人才年金,逐步實現全員覆蓋,讓企業發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體員工”。
持續拓展民營企業覆蓋范圍
人才是企業最重要的生產力。我省明確要求,民營企業要把建立人才年金作為聚集產業人才、穩定職工隊伍、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措施,到2026年實現建立人才年金企業戶數突破提升。各類民營企業特別是首位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百強民營企業和頭部企業,可優先為高層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建立人才年金,逐步拓展人員范圍,推動構建全體員工利益共同體。
社會組織也可以建立人才年金,下一步我省將積極引導社會團體、基金會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等依法建立人才年金。鼓勵教育培訓、醫療服務等民辦非企業單位,率先為高層次人才、技能人才建立人才年金。
引導事業單位為編外人才建立年金,通知明確,到2027年,引進高層次人才的教育、醫療事業單位中50%以上建立人才年金制度。支持教育、醫療等行業主管部門牽頭統一發起建立行業人才年金集合計劃,鼓勵將參加人才年金作為行業人才培養、職業發展規劃、科研項目支持、國際交流合作等重要因素。
我省還將探索建立勞務派遣人員人才年金。鼓勵勞務派遣公司先行為自有職工和有條件的用工單位勞務派遣人才建立人才年金。下一步,我省還將選擇部分具備條件的工業(產業)園區開展建立人才年金試點。完善“一企一策”自動加入機制,企業可根據自身實際,自主選擇繳費標準、方式以及特別約定的方案細則。
探索建立人才年金專項補貼
“充分尊重用人單位和職工的意愿,鼓勵用人單位結合自身實際,優先惠及人才,再逐步擴大職工覆蓋比例,‘以點帶面、由少及多’,不斷擴大人才年金覆蓋面?!蔽沂⊥ㄖ鞔_,優先推進人才參加年金,允許用人單位采取低繳費比例起步、逐步擴大職工覆蓋比例等措施建立人才年金。指導用人單位綜合考慮用工管理、績效分配、人才使用等因素,合理確定參加人員范圍、資金籌集水平及分配辦法、權益歸屬期限等。暫不具備全員建立企業年金條件的用人單位,經履行用人單位內部決策程序后,可以優先為符合單位發展需求的各類人才、勞動模范等建立人才年金。對暫不具備建立年金單一計劃的用人單位,可通過年金集合計劃管理模式,先行為急需人才建立年金。
我省將支持有條件的地方通過整合人才資金等,探索建立人才年金專項補貼,重點聚焦“萬千億產業”企業和緊缺人才,對民營企業引進高端管理和技術人才建立年金的,給予適當繳費補貼。
加強人才年金服務體系建設,我省還將量身定制人才年金“服務包”。對于同時參加人才年金和個人養老金的人才,根據個人繳費標準,可給予一定補貼獎勵。對于符合條件并參加企業年金的高層次人才賦予相應類別安徽人才碼,享受落戶、留居簽證、子女入學、公共交通、醫療保健、人才公寓等優待服務。(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