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看過的節目知識,在心中埋下了愛的種子,“捐獻造血干細胞救人”的想法,在牟銫的腦海中縈繞已久。10月18日,80后黨員牟銫在中科大附一院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這份珍貴的“生命種子”,為挽救遠方陌生白血病患者的生命助力,也實現了她始終掛念在心的善舉。
愛的夙愿兒時萌芽
牟銫1986年出生于湖北襄陽一個有愛的大家庭,孝順的父母是她兒時的榜樣。1981年,牟銫的姥爺因病去世,半年后姥姥又不幸偏癱,“爸爸媽媽相互扶持,一邊照顧姥姥,一邊照顧幼小的我,一邊還要上班。媽媽為姥姥喂飯洗澡,爸爸給姥姥烘烤尿片,每天夜里他們還要多次幫姥姥翻身,防止褥瘡的生長……”正是這樣的生活環境塑造了牟銫心地善良、樂于奉獻的性格。
“爸爸媽媽都很喜歡看正能量的電視節目,還記得有一次,我們觀看的節目中全程記錄了一位白血病患者通過成功移植造血干細胞獲得新生,令我非常震撼!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可以捐獻造血干細胞救人,真的很神奇,就像是命中注定的一種緣分!”牟銫說,就是這樣一次機緣巧合,在她心里深深地埋下了一顆救人的“生命火種”。
奉獻大愛挽救生命
參加工作后,牟銫定居合肥,并開始了無償獻血。2020年7月一次逛街時,牟銫看到獻血屋,突然喚醒了兒時的記憶,她毫不猶豫踏進大門,配合醫護人員進行血液檢查及留樣入庫,成為了一名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目前,牟銫已累計獻血2600毫升,在她的帶動下,丈夫也積極參與,已無償獻血2400毫升,并登記成為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
2024年8月,牟銫接到合肥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電話,告知她與一名白血病患者初篩條件符合,“我很意外很激動,不假思索地回應了一聲‘我愿意’!”隨后,牟銫積極配合,順利通過高分辨檢查。然而就在體檢前,很少生病的牟銫卻感冒了,還伴隨較嚴重的咳嗽,她多次問診、加緊治療,盡快完成了體檢,減少患者的等待時間。
準備入院時,牟銫又遇到了困難,去年她的父母不幸先后大腿骨折,更換了人造關節仍在恢復期,其老公因工作性質常年在外,入院期間不但沒有家屬陪同,還需要考慮小學5年級兒子的學習輔導問題。雖然合肥市紅十字會提出志愿者可以幫忙,牟銫卻不愿麻煩別人,最終由她的父親每天放學后將孩子送到醫院,她在病房里堅持對孩子的學業進行輔導?!斑@些都是小問題,哪比得上挽救生命重要呢!”牟銫說。
18日上午,看到造血干細胞混懸液進入收集袋的那一刻,牟銫感慨道,“太偉大,這是生命的顏色?!睔v經4個小時,牟銫順利采集342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完成此次捐獻,成為安徽省第675例,合肥市第130例捐獻者。
人生路上再添榮譽
牟銫是中鐵四局城軌公司一名工程師,她工作敬業、勤懇苦干,參建蘭新鐵路(蘭州—新疆甘青段)期間,工作生活條件相當艱苦,活動板房建造在一望無際的戈壁上,吃的水要去20公里外拉,用的水要沉淀兩天后方可使用,春秋天強大的沙塵暴呼嘯而來,沒有一個角落能夠抵擋,冬天最低氣溫達到零下30度……牟銫卻在老公的陪伴下,硬是堅持了4個年頭,也是那時,她光榮地成為了一名共產黨員。
工作10多年來,牟銫先后參加了合武鐵路、上海地鐵、杭州地鐵、蘭新鐵路等國家重點級項目建設,榮獲“奉獻客運專線青年崗位能手”“公司三八紅旗手”“優秀共產黨員”,帶領團隊獲得公司級“優秀組織獎”等榮譽。對于這次捐獻造血干細胞,牟銫表示:“這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項新榮譽,也希望我的捐獻能幫助患者恢復健康、走出陰霾,擁有充滿希望的明天!”(廬紅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許家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