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制造業大會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對接會21日舉行。會上,長三角地區和中部六省知識產權部門共同簽署《長三角地區暨中部六省專利產業化跨區域合作框架協議》。
此次合作各方將以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為重點,發揮長三角地區和中部六省優勢資源,加快建立以產業需求為導向的專利創造和運用機制,提升長三角地區和中部六省知識產權運用促進和保護水平。
合作將推動高校和科研機構專利產業化率和實施率明顯提高,努力促進高校和科研機構專利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助力企業將專利優勢轉化為技術優勢、競爭優勢,加快專利鏈與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強化專利在產業鏈中的強鏈增效作用,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有力支撐。
合作的省市將打破區域間行政壁壘,優化資源配置,建立定期會商和平臺協作機制,依托高校、科研機構存量專利盤活系統,加強專利數據分析研究和開放共享,充分發揮知識產權服務機構作用,開展專利轉化對接活動。合作將鼓勵龍頭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牽頭組建產業創新聯合體,推動知識產權交易平臺之間對接聯動,形成專利產業化合力。
對接會還發布了《安徽省專利轉化運用分析報告》。報告全面梳理了2021年至2023年間的安徽專利轉化運用成果。三年間,安徽專利運營6.4萬件,占全國專利運營量的4.5%,居全國第六位、中部地區首位。(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