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策劃】中秋月
    來源:安徽商報 責任編輯:張雪子 分享到 2024-09-14 09:12:59

    QQ20240914-090752.png

    蘇軾的月亮

    □陳衛華

    948年前,公元1076年,像今年一樣也是龍年。這一年,按照中國傳統的計歲方法,屬相為鼠的蘇軾41歲,進入了不惑階段。但蘇軾一輩子都喜歡天馬行空地胡思亂想,從問題兒童一直活成了問題大爺,41歲對于他來說,只是從男孩長成了中年男孩而已。

    于是,這年中秋,蘇軾寫下了著名的胡思亂想之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币婚_場就把問題問得很大,問的對象更大,直接跟天對話??紤]到他一貫的性格和“把酒”兩個字,可以理解。蘇軾的提問是一個文學問題,聽起來很浪漫。

    但如果把它當作一個科學問題,那就是另一回事。假設一個現代天文學家穿越到近千年前的蘇軾面前,讀到蘇軾這首詞,就會很認真地告訴他:月亮大概是45億年前出生的,跟地球年齡差不多,你問的青天我也知道,如果是指已經去世十幾年的包拯包青天,那他今年78歲,如果是指宇宙,那么大約138億歲。你看,科學就是這么不解風情。

    從科學的角度看,在蘇軾提問的時候,中秋的圓月和額頭長著月牙的包青天一樣,都已經逝去。

    現代科學定義,當一個星球不再有巖漿活動的時候,這個星球就死了,變成了一塊大石頭。

    科學家們測定美國阿波羅登月帶回的月巖等樣品,認為月球最后的火山活動是在28億年前,也就是說,月球活了17億歲就死了。不過,科學之所以是科學,就因為它可以證偽。中國嫦娥五號帶回來的月巖樣品研究給出了新的結論:月球在20億年前還有火山活動。

    也就是說,月球至少活到了25億歲??磥?中國神仙嫦娥比希臘神仙阿波羅厲害,或者說女性比男性更有愛心,一出手就幫月球“延壽”8億歲。

    蘇軾在詞中還感嘆,月有陰晴圓缺。那個穿越過來的無聊的天文學家又會告訴他,其實,月亮一直沒有變,陰晴只是看有沒有云彩擋住了它,圓缺也只是看月亮全身有多少曬到太陽而已。

    蘇軾應該不會跟這個天文學家計較,因為他比較灑脫,而且這種酒脫的性格跟天文學家有點像,就是時空觀都很宏大。

    陳子昂說: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這就是宏大的時空觀。

    蘇軾在寫詩詞時也喜歡這樣思接千載視通萬里。只不過,“接通”之后,陳子昂的感慨是愴然涕下,蘇軾的感慨卻常是“繼續跳舞,談戀愛不如跳舞”。

    蘇軾在1082年的中秋夜,又寫了一首《念奴嬌·中秋》: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云無留跡。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水晶宮里,一聲吹斷橫笛。

    讀這首詞,我總覺得是蘇軾對自己六年前《水調歌頭》和三百多年前李白《月下獨酌》的洗稿,似乎文豪也有詞窮的時候。

    或者說,蘇軾對月亮的感受,六年前已經定型,就像天上那輪安詳長眠的月亮。

    月有陰晴圓缺

    □小麥

    對中秋節一直懷有好感,它是熬過難耐溽暑后的喘息初定,與下一個苛寒的季節之間還稍有距離,難得的一段風清月明,清涼如水的日子,最完美的圓月之日應該賦予它別樣含義,于是被命名為中秋節了。

    秋天是海子詩里,遠在遠方的風比遠方更遠,更是流沙河詩里的:想起月餅,想起桂花,想起滿腹珍珠的石榴果。

    最著名的中秋詩,應該是蘇東坡的丙辰中秋,兼懷子由,是一首感嘆和懷親的詩,內里堆積大量情感,他說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幾句的感慨,年少的時候其實不懂,但后來,又好像約略懂了。

    記得2004年的中秋,正是與國慶連在一起的,正好湊了一個長假,那回我蹭了公司一個長差去了湖南,與獨居的外婆相伴幾天。那其實也是自己的一個休假,我正經歷一段煎熬的日子,三十出頭的我,事業略有起色,感情卻混沌難言,每日拉扯的情感讓我如巨人走鋼絲,總感覺到了顫顫巍巍將斷未斷的時候,取與舍是兩股力量同樣巨大,很難抉擇。

    那個晚上,與外婆開心地吃好夜飯,看看電視,打打電話,又聊了好一會,準備睡了。九點多,我來到院子,啊,那一地月華令我震動,萬籟俱靜,桂香陣陣,而天上一輪圓月,正無聲照拂大地,溫柔沐我一身。那晚,一個人在院子里佇立良久,心下平靜,仿佛無悲無喜,抬頭看月,月移無言,只這光亮慈悲照我,瞬間,就好像內心雪亮了,也有了決定。搖擺于我而言毫無益處,我那時立時決定了對自己橫下一刀。

    另一個關于月亮的故事就比較甜蜜了。是一個朋友講與我聽的。他與一個女生彼此心屬已久,但兩人性格內向,且礙于各種考慮,雖有跡可尋,卻一直沒有揭開那道紗。那年中秋假期,已是最后一天了,他鼓足勇氣發微信給女生,說得了兩張電影票,想請她一起。女生的回復是回老家了,晚上會回合肥,但不一定能趕上。他將電影票留于前臺,自己先進去,但心下總不安。半場無人,正逐漸失望的時候,那個女生居然來了,靜悄悄坐到他身邊的座位上,電影院喧鬧又安靜,他倆相視而笑。

    看完電影出來,已是十點多,他內心眷眷,舍不得離開,但又怕唐突,就試探女生,今天月亮不錯呀,要不要去爬大蜀山?沒想到,女孩爽快地說,好。他們開車到望江西路,從新華學院門口那條山道上去。那條路有點隱蔽,不太好走,他伸手拉住女孩,在一個趔趄的機會中,緊緊把她擁抱在懷。他記得她臉上的光輝,她說,好開心呀。

    后來,并不是美好結局,他們沒有在一起。也許,這世上多的是有那種感情,因為不了解而相愛,因為了解而分開??墒?他說,他始終相信他們是愛過的,那個有月亮的晚上,他們曾經那么真心地愛過,笑過,幸福過。

    終結某種或是開始某種,確實都需要一些奇異的力量加持,而那些中秋月,我相信它們曾經見證過世間的奇跡。

    月餅的月

    □矯友田

    中秋節的起源,與古代祭月的禮俗有關。古代中國,是一個農耕大國。農業的發展與人們的生活及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

    古人認為五谷豐收離不開月亮,如果沒有月亮賜露水,沒有月亮圓缺以計農時,莊稼也是不可能豐收的。因此,在古人的心目中,月亮(太陰)是僅次于太陽的神靈,一直是人們重要的崇拜對象。

    祭月是中秋節最普遍的一個活動。祭拜的對象是月神,也就是嫦娥,又稱作“月宮娘娘”“月姑”“太陰星主”等。由于各地風俗習慣的差異,在祭月的方式上也各不相同。比如江蘇吳縣等地在祭月時,只是遙向空中拜月;而廣東潮安等地,則祭拜一位鳳冠霞帔的木雕神像;但大多數地區,尤其是北京,則張掛木刻版印的“月光神祃”。

    據《帝京景物略》記載:在紙肆里賣“月光紙”,畫滿月像;中有月光遍照菩薩跌坐在蓮花上,下面是月宮桂殿,前有玉兔站立執杵而搗臼中仙藥。這種月光神祃,小的三寸,大的一丈,精致的還在紙上灑金。

    月亮還未升起時,祭月的人家先朝月出的方向,把月光神祃貼好,設下供案,將應時瓜果陳列好。南方大多是柚子、香蕉、菱角、芋頭、藕、花生等等;北方則是蘋果、鮮棗、西瓜、葡萄、帶枝的毛豆、藕等等。再擺上清茶、月餅、糖果等食品。擺好祭品后,等到月亮升起,燃燒“斗香”。所謂斗香,就是以線香編成斗形,中間放上香屑。而后虔誠祭拜,恭祀“太陰星主月光菩薩”前來享用。婦女先拜,兒童后拜。祭月時,男子多不叩拜。俗言道:“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卑萃曛?把月光神祃與紙錢一起焚化,撤供。然后把撤下的供品分給家人食用。

    中秋節吃月餅,是民間傳統習俗。古往今來,人們都把月餅視為吉祥、團圓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當空,人們都要品餅賞月,盡享天倫之樂。

    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它是古代人民中秋節祭拜月神的供品,后來沿傳下來,形成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

    明代《宛署雜記》中記載,當時每當臨近中秋,不管是官宦人家,還是平民百姓之家,都將月餅作為最為時尚的饋送禮品。這一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到了清代,民間月餅制作工藝有了較大提高,品種也不斷增加。清代文人富察敦崇在《燕京歲時記》一書提到北京的月餅,當時以“致美齋”的月餅質量最好,別處月餅無法與其相比。大的月餅有一尺多,上面繪有月宮蟾兔的圖案。作者在書中還提到一個有趣習俗,有的人家在祭月之后,還要保存一些月餅留待除夕吃,稱為“團餅”。從中秋到除夕有100多天,月餅極易變質。古人可能是將月餅放在室外曬干之后保存的。

    過去,我國民間大部分地區還有“打月餅”的習俗。既然月餅是烤出來或焙出來的,為何不叫“烤月餅”或“焙月餅”呢?為何單單用個“打”字呢?原來,人們制作月餅時,要借助特制的模子,俗稱“榼子”。在打月餅時,人們先根據各自口味的需要,將芝麻、花生、葵花籽、花生、冰糖等餡料用面皮包起,放入月餅模里按壓成型。然后,拿起月餅模子反轉敲打幾下,將里面已經成型的月餅倒出。

    我國南北方都有使用月餅模子的習慣。南方的月餅模子,體積小巧、造型多樣。北方的月餅模子體積偏大,造型風格單一。

    無論南方還是北方,其造型和題材均不同程度受到當地民俗影響。月餅模子的題材多樣,有人物、動物、花卉圖案。且以“嫦娥奔月”“吉祥花草”“十二生肖”等寓意吉祥的紋飾為主,大都配有“?!薄暗摗薄皦邸薄办薄昂霞覉F圓”“豐收”“中秋”等表達祈福納祥的文字。

    過去,男女老少聚在一起打月餅,也是中秋節里一道熱鬧風景?,F在,我國少許地區,仍還保留著這個習俗。

    到了近代,月餅不僅成為四時生產的傳統糕點,且制作、風味也因地而異,品種花色各有千秋。如廣東的廣式月餅,蘇州的蘇式月餅,北京、寧波等地生產的京式、寧式月餅等,各具地方特色。

    當人們在中秋賞月時,望著天上一輪皓月,品嘗著甜美月餅,總會有無窮遐思。

    中秋曉月

    □許冬林

    四季的月亮皆有其美。像春月,有一種被露水洗過的娟然輕靈。冬月呢,有了寒氣,看上去是薄薄的,好像是金屬錘出來的,鉚進了湛藍的深空里。夏月也豐潤,屬于少年的。只有秋月,外形肥美,宛如莊稼地里結出來的,看了會讓人心底生出這樣一些詞語:富足,吉祥,如意……

    忽憶起童年時候,陪母親在中秋的曉月下行路的情景。那時候,母親正是我現在這個年紀,做點小生意,貼補家用。

    大清早,村里公雞好像還沒高吭叫起來,母親就已經起來了,收拾貨物趕早去集市,好占個好位置。因為中秋節,生意特別好。母親去集市要路過一小片周圍沒有人家的墳地,起得太早路上人少,所以母親有些怕,就叫了我陪她。

    母親挑著貨物擔子在前面,腳步輕捷飛快,我穿著塑料涼鞋跟在后面,走幾步就要小跑一下才能跟上。整個村莊和田野都沉浸在一種古庵似的寂靜里,沒有蟲唱,沒有蛙鳴,連路邊草木上的露水也都還酣睡在清涼的夢中。只有曉月的光芒紛紛揚揚地灑下來,在人家的屋頂上,在高低的樹梢上,在田野上,在我們身前身后的小路上,在母親的背影上。

    我抬頭看看那還歪坐在西天上的月亮,好像是結在田埂上的大白瓜,透著香甜氣,腳一踢就會滾掉。果然是中秋了!我心里想想,無端覺得日子里也有隱約的喜氣。

    沿著長寧河的河堤走,一路都是小河貼著我們的腳底。河水里也是滿滿蕩漾著曉月的清光,白亮亮的,連上天上的月光,整個世界仿佛都是月光做的,都是潔凈光明而溫柔的。

    偶爾在遠處墳地的叢林里,會傳出一兩聲貓頭鷹的叫聲:哇——哇——那聲音細聽起來,好像是說:苦啊——苦哇。母親笑著問我怕不怕,我說不怕。我是當真不怕,因為有母親在身邊,還有天地間一片月色照拂著,就覺得一切都是可信賴的。

    陪母親到了集市,已經看見一些人影,都是和母親一樣來賣東西的。等母親選好位置,我和她一起將貨物整齊攤開在地上,然后等天亮。天是說亮就亮的。母親說:你快回去吧,別耽誤了上學!

    母親給我掐準回去的時間:早了路上人不多,她擔心我回去路過墳地會怕;遲了,擔心我回去后吃早飯再上學,會遲到。

    我就照原路回去,一路上依舊小河伴隨腳跟。風涼涼軟軟的,吹在臉上胳膊上很舒服。曉月的光芒已經彌散在河水里了,化成水上淡白的霧氣。

    路上,遠遠聽到人聲,陸續有人挎著籃子路過我的身邊,他們去買菜,中秋節在鄉下好像過小年。也有女人在河邊淘米,準備煮早飯。他們看見我時,目光里有好奇。我知道他們肯定在想:這么早,這小女孩從哪來?我路過他們,心里有隱秘的成就感:我是陪我媽趕集市賣東西的!又想著,媽媽晌午回家,一定賣完了那兩筐貨物,也一定會帶回幾樣好吃好玩的東西給我和弟弟,就覺得一上午的時間里都有了期待的甜蜜。

    在那樣一個中秋的清晨,披著月光,踏著露水,給母親壯膽去集市,雖然來回走了七八里的路,可是那時不覺得苦,也不覺得累。也不覺得那樣的日子里有辛酸,抑或坎坷,就覺得這就是生活本來的樣子。一路回家,看人家的門次第打開,看他們在村野河邊現出了勞動的身影,就覺得自己也是勞動的人,而且起得比他們還要早,心里就歡喜。好像在時間那里揀了一回便宜,在生活那里得到了額外的一份小禮。

    那年中秋的月亮,別人只看到過一個,是晚上的月亮;而我看到了兩個,多了一個肥肥圓圓的曉月。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成熟熟女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超碰在线中文字幕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在线观看_一级欧美一级日韩片_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_亚洲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