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送什么禮物最好
    來源:安徽時評 責任編輯:楊偉倩 分享到 2024-09-17 12:38:13
    農歷八月為秋季第二個月,稱“仲秋”;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叫“中秋”。

    中秋節,作為一種文化符號,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的吟詠對象;作為一種文化心理,表達著人們對和諧、富饒和安康的美好愿望;作為一種文化源泉,有著向往團結、團圓的人文精神內核。

    去年中秋時的圓月  吳德軍/攝

    千百年來,中秋節的儀式感跨越時空、歷久彌新。今天,讓我們一起重溫那些與中秋、與月餅有關的歷史與故事,感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悠長韻味。



    早在周朝,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抖Y記》中有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敝芴熳釉谇镲L沉醉的晚上祭月,這種風俗不僅在宮廷和貴族間流行,也逐漸影響到民間。祭月儀式結束,邊賞月邊吃喝,嚴肅的祭祀逐漸演變成歡娛的節日。

    魏晉時期,酌酒賞月漸成為習俗;唐代初年,中秋節正式作為節日被固定下來。劉禹錫在《八月十五夜玩月》中的“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就將中秋之夜的美景描繪得淋漓盡致。

    據《開元天寶遺事》記載,中秋之夜唐玄宗與楊貴妃在太液池旁賞月,不知不覺間玉兔西沉,唐玄宗悵惘至極,下令修建百尺高的賞月臺,用于來年賞月。盛唐的奢靡,由此可見一斑。

    宋朝是繁榮的市民社會,中秋節成了全民節日?!稏|京夢華錄》寫道,“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絲篁鼎沸……閶里兒童,連宵嬉戲。夜市駢闐,至于通曉?!鄙啼佂ㄏ_旦,孩子們賞月提燈,闔家吃團圓月餅,中秋節越來越有形式感。

    明清時期,中秋節已成為我國的重要節日之一?!都t樓夢》中亦有對中秋夜宴的描寫,在寧榮兩府的晚宴上,眾人飲酒吹笛,擊鼓傳花,吟詩作對,人間熱鬧與天上清輝兩相映照。



    做月餅、品月餅、看花燈、猜燈謎、飲桂花酒……中秋節這天,我們重溫熟悉的味道、借助多彩的形式,共同感受這花好月圓人團圓的美好時刻。

    那只“中有酥和飴”的小餅,是最難忘的中秋滋味。

    手工作坊里的月餅  張曉峰/攝

    唐代《洛中見聞》中有記載:“中秋節新科進士曲江宴時,唐僖宗令人送月餅賞賜進士?!钡@里的“月餅”,和今天的月餅可能不是一回事。

    唐代文獻中頻繁出現一種名為“胡餅”的食物,制作方法類似于今天的燒餅。唐朝進士可能是被皇帝在月圓夜賞了塊光板燒餅,所以不用太羨慕。

    宋朝時,大吃貨蘇東坡有首詩叫《詠月餅》,“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燒餅里有了餡,還是甜口的,吃貨屆邁出一大步!而且蘇東坡這小餅肯定不是皇上賜的,所以,宋朝時的月餅已是百姓吃食。

    但蘇東坡的“小餅”和今天的月餅也不是一回事。因為那時還沒有烘烤起酥技術,所以蘇東坡在中秋夜吃的,可能只是一只糖包子。

    真正的月餅登場,要到元朝。

    蒙古人愛吃奶酪和油脂,油脂與面粉充分混合后再烘烤,有了類似發酵的效果,之后才有了餅干、蛋糕等。油皮裹餡料是中國最傳統的糕餅做法。今天云南的滇式云腿月餅,一口咬下半嘴豬油,很可能就是中國月餅最初的模樣。

    月餅的第二次變身,和大航海時代有關。

    明朝晚期,葡萄牙人、荷蘭人帶來了歐式千層餅技術,沿海通商的泉州、廣州也出現了此類食物的記載。有人開始用千層餅技術改造月餅皮,將油酥與水油皮交疊搟壓,經烘烤,做成了一碰掉屑、一咬化渣的酥餅。

    “酥式月餅”,怎么就變成了“蘇式月餅”?可能和明清時期蘇州一帶經濟發達有關。今天最有代表性的蘇式月餅就是上海的鮮肉月餅,必須現烤才好吃。很多老上海至今還會上街排隊買剛出爐的鮮肉月餅,是獨屬滬地的季節風物。

    而我們今天在中秋節吃到的,更多是“廣式月餅”。有人在油皮月餅基礎上加入了糖漿和堿——糖漿可以為餅皮上色,烘烤后有了棕紅色澤,還能延長保質期;堿能增強面粉的筋力,包裹住更多餡料。所以這種月餅的學名叫“堿皮月餅”。



    對中國人來說,中秋節是僅次于新年的重要日子。從“千里共嬋娟”的寄語到“不知秋思落誰家”的遺憾,在中國人心里,只有闔家團圓、共分月餅,才算過上一個真正的中秋節。

    小朋友在制作中秋花燈  孫文潭/攝

    費孝通說:“生活在特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精神所依是原鄉?!?/span>

    這也揭示了傳統節日的意義。在一塊小小的月餅中,我們看到了周天子祭月的虔誠,唐玄宗賞月的沉醉,蘇東坡咬月的甜蜜……月餅是活化的歷史,傳統節日則是民族精神的寄托。

    斗轉星移,時代巨變,家,仍然是人們最深的牽掛,也是國家和社會最堅實的基石。

    現在的中秋滋味,已不僅是那只“中有酥和飴”的小餅,也潛藏在手機上時時跳動的節日祝福中。較之從前,傳統家庭的結構和氛圍已經明顯變化,但相互陪伴、相互扶助、相互支撐,家的內涵永遠不變。

    中秋的那輪滿月、那塊月餅,于家于國,都是一個溫馨的提醒:陪伴,才是最好的節日禮物。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成熟熟女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超碰在线中文字幕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在线观看_一级欧美一级日韩片_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_亚洲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