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江淮大地疊翠流金。一年一度的世界制造業大會于9月20日—23日在合肥舉辦。
世界制造業大會是經國務院批準,服務國家總體外交大局的重要國際會議、安徽對外開放合作的重要平臺,自2018年以來已成功舉辦6屆。2019年9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致賀信,指引大會向促進全球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實現共享共贏的高端平臺邁進,在更高起點和更高水平上標定了大會新方位,引領大會逐步成為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制造業盛會。
六屆盛會成果豐碩
助力安徽實現歷史性跨越
6年來,世界制造業大會開放主題更鮮明、制造特色更彰顯、合作成果更豐碩:
先后邀請英國、韓國等作為大會主賓國;累計來自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國政要及政府官員、600多位世界500強高管出席大會;發表世界制造業大會《合肥宣言》《合肥倡議》等,舉辦高端制造、科技創新、跨國合作等論壇、專題活動60余場。
聚焦先進制造業領域,高水平舉辦中國企業500強高峰論壇、中國—歐美制造業合作論壇等高端活動。聚焦世界制造業發展前沿領域,權威發布《中國制造業500強榜單》《全球制造業創新指數白皮書》等成果報告。
組織3347家企業集中展示制造業領域新產品新技術新成果,時速600公里磁懸浮列車、晶圓級封裝直寫光刻機、核磁共振儀等一大批代表我國制造業發展水平的“看家本領”“壓箱絕活”精彩亮相。
累計促成合作簽約項目3600余個、實際完成投資超1.5萬億元,吸引德國大眾新能源汽車等一批重大項目落地,推動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持續深化區域合作,共邀請到20多個?。▍^、市)參加大會,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吉林等相繼作為大會主賓?。ㄊ校?,發起成立中部地區、長三角國際商會聯盟,共建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產業聯盟和產業鏈供應鏈協同機制,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力。
歷屆世界制造業大會的成功舉辦,有力支持了安徽省實現從傳統農業大省到制造業大省、從能源原材料基地到新興產業聚集地的歷史性跨越。2018—2023年,安徽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7.5%,高于全國2.1個百分點,居全國第4位;2023年,全省規上工業營收5.1萬億元,躍居中西部第1位、全國第7位,工業增加值總量1.4萬億元、升至全國第10位,邁入全國工業大省行列;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居全國第5位。
智能綠色制造強省
促進全球制造業交流合作
承前啟后、繼往開來。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習近平總書記向世界制造業大會親致賀信5周年,辦好2024世界制造業大會對安徽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智能綠色制造強省意義重大。
2024世界制造業大會以“智造世界·創造美好”為主題,舉辦開幕式暨主旨演講、重點產業鏈供應鏈供需對接、重大項目集中簽約、權威發布和成果展示等活動。會議規格高、國際影響大、成就展示新、活動安排精、項目對接實:
大會期間,將舉辦2024國家制造強國建設論壇,開展全國新型工業化實踐交流研討,發布“2024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榜單等權威報告,展示、發布國際國內領先的制造業領域新技術、新產品。
邀請到法國擔任主賓國,邀請到俄羅斯等國友好省州(城市)代表參會參展,預計出席本屆大會的外賓人數占重要嘉賓數量比重將首次超過50%。
籌劃舉辦2024國際商協會大會、主賓國活動、國際友好省州(城市)系列活動等,構建全球商協會網絡,開展深層次、多領域的經貿洽談與合作交流;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企業家,圍繞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開展研討交流,碰撞思想火花,凝聚行動共識。
集中展示世界首臺25兆瓦海上風電機組主軸軸承、京華號泥水平衡盾構機等全球制造業領域最新成果,展示“啟江”二號人形機器人、九州云箭“龍云”火箭發動機、“本源悟空”超導量子計算機、鳳麟核集團“核電寶”等重大創新成果,多層次、立體式呈現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及安徽制造業發展成就。
邀請央企、外企、港澳企、臺企、僑企、民企代表相聚安徽,舉辦安徽省與中央企業合作發展座談會、安徽省新興產業與跨國公司對接會、皖港澳制造業合作交流對接會、皖臺優勢產業合作推進會、僑創項目對接暨巢湖僑創會、中國制造業民營企業合作交流對接等活動,借助大會供需對接平臺,實現以會為媒、以會聚智、以會引資。
聚焦低空經濟、先進制造、科技創新、數字經濟等領域,舉辦2024低空經濟發展大會、通用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對接、金融賦能新質生產力、數據要素創新成果場景對接等專項活動,強化各類優質資源要素匯聚耦合,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融合發展。
聚焦安徽省“4433”萬千億產業體系,統籌謀劃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和未來產業前瞻布局,持續深化項目對接。
突出“省級主辦、地市參與”,根據各市重點產業集群和資源優勢,精心設置16條考察路線,讓各地政府、制造業企業、高??蒲性核?、投資機構等,找到更多的新商機、好伙伴、新賽道。
2024世界制造業大會,將著力打造把握新質生產力發展機遇、展示先進制造業發展成果的重要窗口和平臺,為助力制造強國建設,促進全球制造業交流合作、實現共享共贏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