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詩歌文化,培育詩歌“幼苗”。日前,安徽省首家“詩歌火炬傳遞點”揭牌儀式暨“詩潤童心”文藝志愿服務活動在肥東縣店埠鎮排頭社區舉行,擦亮“詩歌火炬在傳遞”項目品牌,助力肥東縣創建“中華詩詞之縣”。
排頭社區“詩歌火炬傳遞點”,由肥東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中心和肥東縣文藝志愿服務大隊共同開辦,旨在為孩子們搭建起一個接觸詩歌、感受詩歌的平臺,以詩歌滋養兒童的精神,培養他們的詩歌興趣和審美能力。
該“詩歌火炬傳遞點”設有教研室,師資力量雄厚,目前聘有指導老師6人,由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高級教師等組成。未來,將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學校等場地,以現場詩歌互動教學講座和戶外詩歌采風等形式,帶領孩子們開展詩歌學習交流活動,鼓勵他們發揮想象力,大膽創作童詩,由指導老師或志愿詩人“一對一”為其指導,擇優推薦發稿,形成肥東童詩新潮新力量。
此舉是肥東縣“詩歌火炬在傳遞”項目的又一創新舉措。為推動“新時代詩歌火炬傳遞行動”工作走深走實,去年7月,肥東縣文藝志愿服務大隊推出了“詩歌火炬在傳遞”項目,在肥東縣文聯和肥東縣文明辦的指導下,開展和詩歌有關的志愿服務活動,推動詩歌文化繁榮,讓肥東詩歌文化傳承的“薪火”越燒越旺。
目前,“詩歌火炬在傳遞”項目先后開展了詩歌“五進”“三辦”活動,即組織詩歌志愿者“進車間、進工地、進農戶、進地頭、進社區”開展詩歌采風創作,“辦詩歌讀本、辦詩歌講座、辦詩歌活動”,形成了一批謳歌新時代的詩歌作品,散見于《詩刊》《詩歌月刊》《安徽文學》等報刊,其中一些作品相繼榮獲“安徽社科文藝獎”“屈原詩歌獎”等獎項。創辦的《中國詩歌小鎮》在詩壇產生廣泛影響,也在肥東大地營造了濃厚的詩詞文化氛圍,培養了一批詩歌新人。該經驗被中國詩歌學會、省作協推介。
(通訊員 李園園 彭紅玲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武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