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安徽省8名參加“1+1”中國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動的律師再次啟程,奔赴祖國邊疆,提供法律援助。自2009年起,安徽省先后選派15批74名、116人次志愿律師連續15年不間斷參加“1+1”中國法律援助志愿服務工作。今年出發的隊伍中,參加過多次“1+1”志愿行動的陳賢、曹旭之子曹天楚名列其中,29歲的他接過了父母的法援接力棒。
15年累計辦理法援案件6913件
15年間,安徽律師接力奔赴中西部偏遠地區、高海拔高寒藏區、少數民族聚居區,弘揚“1+1”志愿者精神,將法治追求融入法律援助工作,成為扶弱濟困的“守護人”、矛盾糾紛的“減壓閥”、平安和諧的“穩壓器”、法治建設的“助推器”,不斷書寫促進民族團結進步、開展志愿服務的動人佳話。我省“1+1”志愿律師累計辦理法律援助案件6913件,幫助化解矛盾糾紛1023件,提供法律咨詢6萬余次,為受援人挽回經濟損失1.72 億元。
15年間,安徽省司法廳、省律師協會立足安徽所能所長、受援地所需所盼,把“1+1”行動打造成安徽律師行業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工程、凝聚人心的工程、示范引領的工程,省司法廳、省律師協會連續多年被評為“1+1”行動先進集體。
8名志愿律師再出發
2023年,我省6名志愿律師高質高效開展法律援助,一年來共辦理法律援助案件503件,代寫法律文書389次,為受援人挽回經濟損失714萬元,將法律援助辦到了人民群眾的心坎上,將法治陽光播撒到最需要的地方。
安徽慕春律師事務所田金好律師先后6年參加“1+1”行動,堅持讓法律的溫暖照得更遠、更深,在甘肅迭部縣一年共辦理法律援助案件65件,挽回經濟損失80萬元。安徽光淮律師事務所李艷律師連續3年在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從事“1+1”行動,堅持把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作為法律援助工作的首要價值追求,2023年來共辦理法律援助案件70余件,為受援人依法挽回經濟損失168萬元,被苗族人民親切地稱為“永遠的苗鄉女兒”。
安徽匯龍律師事務所蘇杰律師在西藏有過12年的從軍工作經歷,2023年他不懼高寒,再次返回西藏自治區山南市開展志愿服務工作,在海拔4500米的浪卡子縣等地留下了他辦案的身影,為雪域高原的群眾播撒法治陽光。
6名志愿律師拓展普法陣地,傳遞法治精神,大力宣傳《憲法》《民法典》等與群眾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推動邊疆地區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助力提升少數民族地區人民群眾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一年間,接待群眾法律咨詢3482人次,組織開展普法宣傳講座共計89場次。
2024年,根據各地上報情況,經審查并報司法部同意,最終確定由8名律師參加今年的“1+1”行動。
他們分別是:安徽金亞太律師事務所劉強律師;北京大成(合肥)律師事務所王亭律師;安徽匯龍律師事務所蘇杰律師;安徽開仁律師事務所曹天楚律師;安徽凈源律師事務所路萬里律師;北京盈科(蕪湖)律師事務所王璐律師;安徽明泉律師事務所李祎律師;安徽大旗律師事務所朱友花律師。新一批志愿律師中除了蘇杰律師是連續2年參加“1+1”行動,其他律師都是首次參加,安徽開仁律師事務所、安徽明泉律師事務所多名律師參加過“1+1”行動,如今接力棒也交給了新的志愿律師。
“我還在上大學的時候,父母就去了邊疆做法援律師,雖然條件苦,但是意義重大。受父母的影響,我一直夢想著能去做他們曾經做過的事,走他們走過的路?!辈芴斐f,出發前,母親對他說過最多的話就是,“好好做人,努力做事?!?/p>
15年來,安徽志愿律師舍小家、為大家,把崗位當陣地堅守,把工作當事業追求,把服務地當故鄉守護,用智慧、汗水展現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工作者的崇高品質和奉獻精神,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安徽律師力量。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張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