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主弄丟手機后,通過報警找到了撿拾手機的人,但是對方撿到手機后又弄丟了手機。機主一氣之下將拾撿者起訴至法院,要求賠償。近日,阜陽潁泉區法院寧老莊人民法庭就審理了這樣一起案件。
2024年3月,梅某在其家門口不慎將其蘋果手機丟失。梅某發現后報警,民警通過調取超市監控,發現撿拾手機者為張某。然而,張某到公安機關后稱,其撿到手機后又不慎丟失,無法歸還。
雙方協商未果,無奈之下,梅某訴至法院,要求張某賠償手機款。
法院審理認為,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拾得人在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本案中,張某在撿拾到梅某手機后,應當妥善保管,并應所有權人要求返還拾得遺失物,但張某未履行保管、返還義務,致使手機下落不明,造成梅某遭受財產損失,張某應承擔相應財產損害賠償責任。
因案涉手機丟失,庭審中原告申請對案涉手機價值進行評估,最終,結合雙方庭審陳述及手機評估價值,法院判決張某賠償梅某相應的經濟損失。
雙方均服判息訴,張某現已履行完畢。
法官提醒稱,“拾金不昧”不僅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法律上也有明確的規定?!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在遺失物被領取前,拾得人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拒不返還或者保管不善的,都將要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失主聯系拾得人后,如對方不愿返還可以選擇報警,并保留好相關證據,必要時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張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