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晚,大眾安徽首款轎跑SUV“與眾”(ID.UNYX)在合肥天鵝湖市民廣場正式上市,三款車型20.99萬元起,并給出一系列優惠政策。從2016年至今,大眾與安徽的合作一路行來終結碩果。大眾安徽CEO葛皖鏑在上市發布會后透露,后續還將推出4款車型,分別針對不同層級市場,在純電領域拓展大眾智能化新能能源汽車的矩陣,也意味著合肥制造基地將成為大眾汽車集團全新一代純電動汽車產品線啟航的地方。
不同的開始
今年4月中旬,大眾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入駐位于合肥濱湖新區的云谷創新園B4棟,約600名員工集體搬入辦公,這是目前大眾中國最大的專注于智能化新能源汽車的公司。該科技公司將與位于合肥經開區的大眾安徽生產基地聯動,形成強大的安徽本土科技和創新能力,并為大眾汽車集團在全球的智能化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提供支撐。這,是一個新的開始。
始自2016年兩國政府牽引,大眾安徽走過了與本土車企合作、改革外資企業控股比例、獨立造車、加大投入、上市發布等多個歷程。在公眾對“南北大眾”PK的關注中,大眾安徽走了一條“不一樣的路”,也成為中國汽車工業新時代改革的樣板之一。
于是,后來就有了人們耳熟能詳的大眾汽車集團數度加碼投資合肥,將全新一代基于MEB平臺的智能化純電汽車研發、生產全部落子合肥的故事,續寫了中國和德國友好合作的新篇章,也基本完成了大眾汽車集團乘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機遇東風的布局。
今年5月底,德國下薩克森州政府代表團到訪安徽,參加雙方友好州省建交合作40周年慶祝儀式。下薩克森州與安徽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進一步拓展各領域合作向更高層次邁進,意味著雙方州省合作邁入了新的階段。
不同的融合
其實,關注汽車產業的人都知道,為什么大眾汽車集團要和中國新能源汽車深度“綁定”。
2009年,當江淮汽車、國軒高科、合肥工業大學等一批合肥企業、高校、院所開始干新能源汽車的時候,已經埋下了15年后安徽新能源汽車產業站上高地的“種子”。
首批全國新能源汽車示范和應用雙試點城市,全國首批個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試點城市,全球首條新能源汽車公交線開通,全國較早在出租車、環衛車等公共車輛領域應用新能源汽車的省份,新能源汽車(從轎車到客車)出口量居全國省份前列……一系列的“卡位”都離不開一個“融”字。
技術層面,從合肥工業大學汽車等院所的實驗室技術,到一批企業分項技術產業化落地,再到江淮汽車6代EV轎車以及思皓獨立品牌,安徽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技術融合廣泛而深入。
市場層面,當造車新勢力都青睞合肥、投資安徽,這里早已完成了產業初期的鏈條融合,打通了產學研用體系,構建了從研發端到制造端再到應用端的全場景。
教育領域,合肥大學本就是中德合作辦學的典范,“大眾學院”則是這個典范延伸出的“新融合”。
坐落于合肥經開區中德合作創新園的“大眾學院”,引入“雙元制”教育方式,53名專任授課老師超過一半來自大眾汽車,課程設置包括通用知識課程、大眾產品生產及運營等課程,在這里學習的學生,還有機會到大眾汽車集團狼堡總部及歐洲實訓中心實踐。至今,第一批畢業的學院已有很多人成為大眾安徽的技術骨干。截至今年7月,“大眾學院”已累計為近5000名學生授課。
培養復合型應用人才的融合,讓大眾安徽的發展有了來自本土支撐的“底氣”。
不同的金標
17日晚上市的“與眾”,首次使用了大眾金標,這也意味著大眾“在中國,為中國”戰略的新開端。作為中國智能網聯電動汽車市場新的一員,“與眾”補上了大眾的又一塊“拼圖”,進一步擴充了ID.系列。
大眾汽車乘用車品牌中國CEO孟俠在17日晚發布會現場表示,“與眾”將吸引更多追求新生活方式的年輕用戶。大眾汽車(安徽)數字化營銷服務有限公司CEO楊放表示,通過動感美學、場景智能、靈動駕控、金標品質等創新,“與眾”在中國開創了新的“黃金標準”。
官方發布的信息顯示,“與眾”采用Coupe SUV轎跑造型,智能座艙采用UNYX.OS操作系統和全新的人機交互界面(HMI),搭載的AI智能伙伴,支持用戶個性化形象定制和真人語音克隆。與科大訊飛合作的新一代認知智能大語言模型(LLM),賦予車機自我學習能力,帶來人機交互新體驗。全場景無憂泊車系統搭載了12顆超聲波雷達和360°全景攝像,并支持智能泊車、遙控泊車、記憶泊車和手機在線尋車功能。
操控性上,最小轉彎半徑(后驅)可達4.7米,可實現5.6秒零百加速(四驅),最大續航里程為621公里(后驅)。
安全性上,“與眾”安全試驗覆蓋57類安全試驗,經歷了179次實車碰撞測試,其中22類超過國標要求。電池安全上,做了436項測試。
公共充電方面,“與眾”集成了全國超70萬個充電終端,覆蓋350多個城市。
在正式發布之前,6月28日,大眾安徽全國38家銷售門店齊開。17日晚現場,大眾安徽透露,今年將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開設4家直營體驗中心,同時零售網絡將覆蓋超過20個城市。到2025年底,將覆蓋超過70個城市,并從一線城市擴展到三線城市。
大眾安徽CEO葛皖鏑在17日晚發布會后現場采訪中表示,“與眾”的順利上市離不開安徽、合肥這個“搖籃”,大眾在合肥成立的一系列研發和生產機構,將最大限度提升速度、優化成本,為中國市場提供量身定制的產品和服務。2026年,大眾安徽還會推出另外4款電動車型。
新路開啟,“與眾”的不同,大眾安徽的不同,也正是中國汽車工業的不同。(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郜征 任逸瑋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