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年前,當杜應流從部隊退伍回到老家霍山縣時,誰都不曾想他會成為中國民營企業發展史上的風云人物。2024年,已成為中國裝備工業領域頭部企業之一的應流集團,正加緊建設六安航空產業園,并開始布局低空領域,依托30多年的裝備制造技術,為推動新興產業發展貢獻力量。這一切,都源于創新。
應流實驗室內的輝光放電質譜儀
兩臺爐子起家
7月12日,大雨,位于霍山縣的應流集團老基地里,工作人員正在實驗室測試材料,“我們會針對不同的材料元素特質,在后續生產中采用不同的工藝和方法?!绷硪贿?,兩名工作人員正在顯微鏡下觀察分析材料的相關屬性,并做好記錄。
“要舍得在研發上投入?!睉骷瘓F副總裁丁邦滿認為,他是跟隨杜應流一路創業過來的集團老兵,對創新發展深有感觸。
作為一家民營企業,為何能成為核能等重要領域的高端裝備制造核心企業?數據顯示,近三年,應流集團研發投入10.4億元,是當期利潤的1.2倍,研發投入強度高達15.7%。
“實際上,我們的創新是融入大家的骨子里的?!倍“顫M說,集團創始人杜應流上世紀70年代末從部隊退伍回到家鄉霍山縣,從一輛車開始創業,和戰友成立老兵車隊跑運輸,不滿足于傳統賽道,進入鑄造領域。曾經,創業遭遇失敗,公司資產只剩下兩臺爐子?!斑€能干什么呢?干鑄造吧!”不服輸的勁兒,讓應流人走出了自己的路。
1990年,應流集團進入鑄造行業,專注于裝備工業用鑄造零部件?!斑@也是經歷了學習到自主創新的過程?!倍“顫M說。曾經,為了把一個部件研究透,公司從領導到員工持續加班一個月,反復拆解、研究、試驗、打磨。那個年代滿滿的創業激情,至今回想起來仍讓許多集團老員工熱血沸騰。
美國CONSARC母合金熔煉爐
創業艱難,也要找對路子。經歷了一系列的學習、創新、突破后,1996年,應流集團已進入國際市場,與眾多世界行業龍頭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2008年,應流集團還在美國設立分公司,2009年在荷蘭設立分公司,2016年在德國設立分公司,持續對接國際技術和市場。
如今,應流集團產品銷往全球40多個國家的100多家客戶,其中包括13家世界500強。國際客戶中,該集團主要為航空、燃氣輪機、泵閥流體、油氣和工程礦山裝備的全球行業頭部企業服務,各領域的頭部企業,幾乎都與應流集團有業務合作關系。在國內,該集團服務于國家重大裝備國產化,航空航天、核能核電、海洋工程等多個領域實現多種產品的首臺套國產化。
應流集團(霍山基地)
服務國之重器
“要說應流為什么能夠有現在的成就,那就是主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倍“顫M認為。
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大別山區小鑄造廠開始,該集團從生產技術含量低的簡單鑄件起步,逐步提升到核能核電、航空航天和燃氣輪機等高端產品;又從鑄造為源頭的關鍵零部件,逐步延伸到核輻射屏蔽材料、渦軸發動機、混合動力包合重載無人機,形成高端部件、核能材料、航空科技“三大主業”,無一不是緊跟國家重大戰略發展需求,通過自主創新蹚出了一條民企高質量發展之路。
“重燃輪機葉片技術含量極高,要求承受超過1400度的高溫,還有高壓、高轉速,是燃氣輪機領域的世界難題之一?!睉骷瘓F技術副總裁施長坤7月12日介紹,通過一系列的技術攻關,該集團已實現了F級重燃輪機透平葉片的國產化,更高級別的葉片也已于今年5月實現技術突破,達到全球行業領先水平。
近年來,該集團圍繞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高端裝備自主可控戰略,聚焦核電能源、航空航天、燃氣輪機等新興產業重點領域,致力解決關鍵零部件“卡脖子”難題。先后成為國家重點型號航空發動機高溫合金葉片主承制單位,完成國家兩機重大專項首臺大F 級重型燃機一二三級高溫合金葉片研制并交付,華龍堆型一體化金屬保溫層實現國際首創、國際領先,增程全電重卡翻越海拔 5646 米米拉山口、完成 2000 公里路試,百千瓦級渦輪混合動力系統成功點火實現滿功率輸出,高原型無人機開展高原高寒環境試飛。
瑞典Quintus熱等靜壓機
一項數據可以印證應流集團的技術突破努力。在近三年累計超過10億元的研發投入下,該集團開展產學研合作項目28項,合作高校院所16家,技術合同交易額3.7億元,一批重大科技創新成果陸續轉化和產業化。集團母公司發揮“孵化器”作用,通過應流航源、應流久源、聚變新材三家高技術企業,正在把產業延伸到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核工程和后處理、聚變能源領域,主導產業連續跨越特種泵閥部件、核電關鍵部件、兩機高溫部件三個“高門檻”。
德國ALD定向單晶爐
“三大協同”促融合
國之重器的研發和產業化,從來都是一條漫長和艱難的道路?!坝绕涫菑膫鹘y鑄造行業向高端裝備制造領域邁進的過程中,單純的創新已經不能滿足發展需求了?!倍“顫M說。
在參與國家和省重大專項過程中,應流集團著力突破關鍵技術,發展新型產業。該集團相繼承擔了國家“大型先進壓水堆及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科技重大專項”相關任務、“能源裝備創新工程專項”,完成核一級主泵泵殼、爆破閥研制,成為國和一號產業鏈聯盟、華龍一號產業鏈聯盟的重要成員。承擔國家“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重大專項”相關任務、“燃氣輪機自主創新工程專項”、省定向委托科技重大專項,開展自主重燃高溫合金葉片、國產大飛機發動機高溫合金機匣和葉片等研制任務,“兩機”高溫部件進入行業前列,對企業業績增長的貢獻達到 60%。目前,該集團正籌建院士領銜、知名專家組成的核能先進材料與裝備學術委員會,為更多的技術突破做準備。
另一方面,國之重器需要更多企業一起協同創新突破。應流集團先后與中國航發、航天科工、中船集團、國家電投、中核集團、廣核集團等一大批央企集團在科研生產上高層次合作,有項目、有成果、有訂單,創新鏈產業鏈無縫對接,創新成果同步轉化,加速產業升級。
圍繞智能制造,該集團在數智協同方面發力?!瓣P鍵技術突破支撐了整個集團的產品高端化?!倍“顫M說,該集團高端產能建設充分體現智能化、綠色化,葉片機匣生產線關鍵設備數字化率超過 90%,建成全行業第一條輻射屏蔽材料全工序智能化生產線、世界范圍內第一條9臺機器人聯動自動制殼系統。
英國VA機匣大件制殼線
立足安徽創新
“我在職工大學學習了很多的裝備制造理論基礎知識,又在工廠可以將這些知識運用到生產中?!蓖襞d芳說,當時在職工大學的學習只能利用晚上的時間進行,“每天下班后,我們都學習到晚上10點?!?019年,她又參加了職工大學的本科班學習。如今,職工大學還有研究生班,“有機會我一定報名學習,這是我做好工作的根本?!睂τ趹骱皆醇夹g工程師汪興芳來說,這份工作改變了她的人生。從一名中專生成長為如今的工程師,帶領技術小組攻關集團重大項目,她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一切都和應流職工大學相關。
2002年,杜應流這輩子最自豪的一件事干成了。當年,應流集團開辦職工大學?!爱敃r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解決集團人才儲備的問題?!倍“顫M說,在曾經的發展中,應流集團遭遇到的人才瓶頸與其他企業無二,尤其是在山區的企業,招引人才更難,應流的解決辦法現在看來大膽且獨辟蹊徑。之后,應流職工大學先后與合肥工業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聯合培養專業人才1000余人,且全部在該集團就業,成為如今應流的中堅力量。同時,該集團還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100多人。隨著企業發展、產業創新快速成長,該集團目前擁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省戰新領軍人才、115創新團隊、省級技能大師等一批骨干人才,成為該集團創新發展的生力軍。同時,該集團擁有8大國家和省級主要創新平臺,包括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家認可實驗室、安徽省技術創新中心、安徽省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制造業創新中心、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如今,該集團已是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汪興芳和同事在工廠研究零部件技術問題
作為安徽的企業,應流集團十分重視與本土科技資源的融合協同。
“我們安徽現在有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有長三角副中心城市,有國家重大科研項目,有一大批重量級科研院所和高校,每年為國家培養大量科研人才?!倍“顫M說,作為本土企業,安徽的科創資源是集團發展的根本依靠。
目前,應流集團已與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新能源研究院籌劃共建氨氫融合動力聯合實驗室,運用該集團現有渦軸發動機產品基礎和科研生產體系,突破氫氨燃機關鍵技術,力爭實現行業首創。另外,該集團還在推進與北理工合肥無人智能裝備研究院在混合動力系統領域深度合作,瞄準日益增長的低空飛行器的迫切需求進行關鍵技術研發,聚集面向未來產業領域的新增長動能。(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郜征 實習生 許靜怡 錢晟凡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