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女孩小芳(化名),她一年前出現了進食哽咽的情況,最近一個月,哽咽感明顯加重,且進食后會伴隨胸骨疼痛,日常還有食物返流的現象,偶爾還會嗆咳。近日,安徽省兒童醫院(復旦兒科安徽醫院)兒童消化科門診為女孩在食管開了“隧道”解決進食難題。據介紹,這是我省首例兒童經口內鏡下肌切開術。
一年前,小芳出現了進食哽咽的情況,近期情況加重,短短一個月,小芳的體重下降了近10斤,奇怪的病癥不僅嚴重影響了她的生活和學習,還給她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障礙。這令小芳的父母也十分焦慮擔憂,在當地多次就醫未明確診斷后,家人帶她來到省兒童醫院。該院消化科主任醫師龍云在詳細了解小芳情況后,對她進行了胃鏡和上消化道造影檢查,診斷為賁門失弛緩癥。
“賁門失弛緩癥是一種兒童相對少見的原發性食管動力障礙性疾病,病因及發病機制尚未明確,其典型特征為吞咽后下食管括約肌松弛障礙和缺乏有效的推進性蠕動?!饼堅平榻B,其癥狀主要是吞咽困難、燒心、返流或嘔吐、非心源性胸痛、吞咽痛,病程長的患兒有咳嗽、哮喘、慢性吸入性肺炎、聲嘶或咽痛、體重下降等,嚴重影響兒童生長發育。
在向小芳媽媽詳細解釋病情后,媽媽迫切希望盡快徹底解決問題,讓孩子能夠早日回歸正常生活和學習,專家組多次會診、反復商討,最終決定采用經口內鏡下肌切開術代替外科開胸手術,該技術效果更好,創傷小,恢復快,且體表無傷口,能夠盡量滿足家長需求。
在完善相關檢查,該院消化科副主任醫師馬鵬飛成功完成了全省首例兒童經口內鏡下肌切開術(POEM)。手術過程中,馬鵬飛在小芳賁門上建立食管粘膜的隧道開口,向賁門方向逐步分離粘膜下與肌層至胃底,在內鏡直視下切開食管周圍環形、縱行肌肉,再使用金屬夾封閉隧道入口,徹底解決其賁門流出道的梗阻,緩解吞咽障礙。
術后第四天小芳就可以經口進食,整個住院過程僅一周。目前,小芳已痊愈出院。
(朱大為 黃曄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