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在古建筑中推廣火災“警鈴”
    來源:安徽商報 責任編輯:張雪子 分享到 2024-07-08 19:19:52

    近年來,國內多處古建筑、古城發生了不同程度的火災事故。除了財產損失、人員傷亡外,大火更是無情吞沒了古建筑所承載的歷史記憶和文化信息。7月8日,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我省將完善古建筑消防安全保障機制,推進歷史文化街區消防設施建設,同時開展隱患排查治理,推廣安裝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

    我省古建筑資源豐富,地域文化特色鮮明。其中,不少古建以柏木、松木、杉木等木材為主要建筑材料,一旦發生火災,極易燃損、燒毀、倒塌。部分古建遠離城鎮,一旦發生火災,消防部門可能來不及救援。還有一些古建因旅游經濟進行了二次開發,增設了許多電路以及電氣設備,無形中增加了消防安全的防范難度。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期間,省人大代表杜震提出了“關于加強歷史文化街區古建筑消防安全的建議”。省住建廳近日給予答復,將進一步提升古建筑防火水平、優化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

    長久以來,省住建廳指導各地在開展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編制中,注重加強古建筑消防現狀調查,通過規劃消防通道及配套消防設施,完善古建筑消防保障措施,落實好文物部門關于文物古建筑的消防規劃要求,積極提升古建筑消防安全的內、外部條件。同時積極支持各地通過申報省級專項資金項目,加快推進歷史文化街區消防設施建設。其中,重點支持安慶市、歙縣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實施歷史文化街區消防設施提升工程;邀請了國內高水平專家來皖指導歷史文化街區消防安全保障工作,在對安慶市倒扒獅歷史文化街區、安慶市大觀亭歷史文化街區、宣城寧國市河瀝溪老街歷史文化街區等地詳細調研的基礎上,圍繞“一街區一策”的消防安全治理要求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指導意見。

    按照相關要求,各級消防部門積極開展隱患排查治理,提升歷史文化街區、古建筑的安全管理水平。同時與住房城鄉建設、規劃、文物等部門建立工作協作機制,定期組織開展分析評估,對消防安全突出問題進行集中治理;對擅自改變使用性質、非法生產經營的,提請政府組織相關部門依法予以拆除或取締;對于區域性火災隱患突出、消防設施嚴重缺乏的,提請政府掛牌督辦。推動歷史文化街區內的社會單位及文物建筑管理、使用單位明確消防安全管理人,組織落實防火檢查、設施維護、宣傳培訓、消防演練、隱患整改等工作;歷史文化街區內文物建筑出租房屋用于生產經營的,必須明確并落實租賃雙方的消防安全責任。提高火災撲救能力,推動歷史文化街區內的文物建筑管理、使用單位制定火災事故應急預案,強化單位預案與地方政府有關部門應急預案的有效銜接,定期組織演練;根據當地氣象條件,尤其是高溫、大風等天氣和重要防火季節,加強值班巡邏,強化火災預警響應。

    為了保護好、利用好珍稀的古建筑資源,保護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省住建廳下一步將繼續加大對歷史文化街區消防安全工作的技術指導,推進相關標準的研究編制工作;繼續做好歷史文化街區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以及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的消防設施建設工作,持續推進文物博物館單位消防安全管理標準化建設,在古建中推廣安裝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加強火災防控。

    【新聞附件】

    為了進一步加強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合肥正在探索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據統計,該市已有18個村落列入省級傳統村落名錄,其中5個村落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據介紹,合肥市近年來按照“以保護促發展、以發展強保護”的要求,加大傳統村落文化遺產保護力度,挖掘利用傳統村落資源價值,努力實現傳統村落活態傳承。2014年、2019年和2022年,巢湖市洪疃村、北閘老街、烔煬老街、張疃村,廬江縣龍橋鎮黃屯老街相繼躋身第三、第五、第六批國家級傳統村落名錄。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姜志遠)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成熟熟女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超碰在线中文字幕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在线观看_一级欧美一级日韩片_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_亚洲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