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第二屆數據空間大會在合肥舉行,主題為“數據賦能 空間無限”,來自全國的院士、專家、學者圍繞數字中國建設、國家數據空間技術與產業發展之道展開研討和交流。
據介紹,本屆大會由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數據空間研究院、中國科學院計算基數研究所主辦,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科大國創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市大數據資產運營有限公司支持。
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鄔江興、孫凝暉分別以《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亟需數字生態系統底層驅動范式轉型》《關于數據空間基礎設施的思考》為題作主題報告,對上述兩大學術熱點進行深度解讀,為數據空間發展戰略及數據基礎設施技術體系建設提供前沿觀點。
“我們需要的是更安全的數字產品,而不是更多的網絡安全產品?!痹卩w江興看來,平衡網絡安全責任和風險,要從數字產業源頭技術抓起,數字生態系統底層驅動范式轉型勢在必行。他認為,解決從設計到使用全生命周期的網絡安全問題,要在“有毒帶菌”的網絡空間構建內生安全,并創建可控安全概率的信息物理系統,令網絡空間具備彈性。
“當下,世界數據空間正在形成,數據匯聚、數據要素化、數據加工場和賦能行業應用搭建起數據基礎設施的四層架構?!睂O凝暉表示,通過政府和行業的數據資源建設實現海量數據匯聚、標注、清理后,解決“有數據”的問題;構建數據標識、交換和訪問等流通體系,解決數據“流得動”的問題;實現算力的基礎設施化,解決數據深加工“用得好”的問題;最終,通過AI Agent等技術形成“Pilot+CoPilot”緊耦合AI+技術體系,賦能裝備制造、自動駕駛等千行百業。
本屆數據空間大會還發布了“數據要素體系”“羅盤:復雜網絡計算平臺”“原子大模型與開源社區”三項優秀成果。此外,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吳曼青牽頭的“國家數據空間發展戰略研究”重大咨詢項目組歷經一年時間,對數據空間基本內涵、核心技術、基礎設施和發展路徑等進行調研分析、集結成冊,并在此次大會上發布了《數據空間發展戰略藍皮書》,為我國率先掌握數據要素和持續實施數字技術革命擘畫藍圖。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