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電問題,找老吳!”這是姥山島上居民經常掛在嘴邊上的一句話。姥山島是我省巢湖境內最大的島嶼,也是唯一有人居住的島嶼。
1993年,28歲的供電維護人員吳志寶便來到島上,擔負起電力守島工作?!袄焉綅u環島一圈有四公里,每天巡查一遍需兩個小時,需要步行兩萬步?!弊鳛槔焉綅u上唯一的供電維護人員,他30年來始終扎根在基層供電服務一線,秉持“讓群眾安全用上電”的承諾,成為127戶居民口中電力“守島人”。繞島巡查、維修線路、換燈泡、更換插座……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都是吳志寶每天的例行工作內容。
電力“守島人”手機24小時不關機
1月27日,晴。雖然正值寒冬季節,但姥山島由于植被茂密,且周邊經??梢杂^賞到紅嘴鷗之類的候鳥,所以游客絡繹不絕。不過,吳志寶卻沒法偷閑瞄一眼這歲月靜好的風景。和平常的工作日一樣,他身著藍色工作服,頭戴藍色安全帽,起了個大早,開啟忙碌的一天——沿著規定路線,繞島一周對供電線路和配電變壓器進行測溫、巡視,同步消除沿線樹障等安全隱患。
隨著龍年春節日益臨近,姥山島上家家戶戶開始籌辦年貨,年味兒逐漸濃厚,島上的用電負荷也逐漸加大,這也是吳志寶最忙的時候。
“老劉,你家的老化線路我替你更換好了,冬天使用取暖器要注意安全,有什么用電問題隨時打我電話……”吳志寶不僅是維修人員,還擔負起用電宣傳工作。
“老吳,我家又斷電了,您快過來看一看?!薄吧缘?,我馬上就到?!睊鞌嚯娫?,正在巡查途中的吳志寶二話不說立即上門解決。憑借多年豐富的經驗,很快確定了故障原因,僅用10分鐘就排除故障,確保了用電正常運行。原來,是島上一戶居民家兩臺空調同時開啟后,負荷過大,斷電了。
吳志寶手機通訊錄中儲存著島上每戶居民的家中電話信息,像這樣突然打來的電話,他接到過無數個,尤其是在最熱的夏季和最冷的冬季。他接到電話,第一時間就能在腦海里浮現對方的相貌,然后準確地找對方家中的位置。吳志寶的手機24小時從不關機,不管是白天和夜晚,只要手機一響,通過對方簡單描述,立馬就能知道大概是啥地方出了用電問題,然后立馬出門解決。
電網“醫生”巡島一周需步行兩萬步
據吳志寶介紹,他當年(1993年)剛上姥山島工作時,島上使用的是柴油機發電,“我每天的工作是送電、關電、補充燃料、保養發電機和檢修居民家中的用電設備?!?997年,姥山島開始電纜供電,柴油發電淘汰了。吳志寶的工作就變成每天巡查線路和了解低壓設備運轉情況,查找問題,解決問題。姥山島環島一圈有四公里,他每天巡查一遍需兩個小時,步行約兩萬步。
姥山島位于巢湖湖心,島上有127戶居民和12家民宿、飯店。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其對外交通完全依靠船只。近年來,合肥市大力發展旅游業,姥山島的游客量逐年增加,島上居民的用電量也隨之水漲船高,這對供電質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為保障和提供優質的電力服務,無論誰家停電或有用電問題,只要撥打吳志寶的電話,哪怕凌晨時分,他都會火速上門解決問題。
提到電力“守島人”吳志寶,姥山島上的居民都親切地稱呼他“老吳”。到居民家中進行用電檢查和設備維護,是吳志寶30年來雷打不動的工作內容,因此,他也被島上的居民稱為電網“醫生”?!八麑φ麄€島上的一條條電網‘主動脈’和縱橫交錯的‘毛細血管’都了如指掌;每戶居民家中的電表、電器、開關都是他一手安裝,所有線路了然于胸。但凡有啥用電問題,只要找老吳,‘問診”‘把脈”,立馬‘病除’?!?/p>
再過兩年,吳志寶就要退休了?!爸灰獚u上的居民需要,我將繼續發揮余熱,為他們服務?!?/p>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姜志遠 通訊員 何勝忠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