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終報道·2023振奮中國丨文化之花盛放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張晨 分享到 2023-12-28 11:07:58

    9月15日,位于北京奧林匹克公園核心區的中國考古博物館正式面向公眾開放,觀眾在館內參觀珍貴文物。中國考古博物館是中國歷史研究院下設的國家級專業考古博物館,以考古出土文物和珍貴古籍文獻為依托,致力于展示與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講好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和中華文化輝煌燦爛的中國故事,打造北京城市中軸線上的歷史文化客廳和展示中華文明的國家窗口。

    回望2023,文化之花在祖國大地盛放。今日之中國,“文博熱”火爆、“文創風”勁吹,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文脈傳承弦歌不輟、歷久彌新。

    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8月31日,演員在陜西延安的金延安文化旅游產業園區表演紅色歌舞劇《延安十三年》。大型紅色沉浸式歌舞劇《延安十三年》通過技術創新手法和行進式表演為觀眾帶來沉浸式的紅色文化體驗。

    回望2023,文化之花在祖國大地盛放。今日之中國,“文博熱”火爆、“文創風”勁吹,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文脈傳承弦歌不輟、歷久彌新。

    新華社記者 鄒競一 攝

    6月6日,游客在河南洛陽無上龍門沉浸式體驗館觀看影片。洛陽大遺址保護和遺址公園建設亮點突出,一批集空間游玩、非遺體驗、沉浸互動等為一體的文化場景次第涌現,優秀文創項目和產品破“圈”而出,讓年輕人心向往之。

    回望2023,文化之花在祖國大地盛放。今日之中國,“文博熱”火爆、“文創風”勁吹,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文脈傳承弦歌不輟、歷久彌新。

    新華社記者 郝源 攝

    5月18日晚,中共一大紀念館原創的情景黨課《又見新青年》在展廳內實景演出。自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全新開放以來,中共一大紀念館對紅色文化的創新傳播正不斷“圈粉”年輕人。

    回望2023,文化之花在祖國大地盛放。今日之中國,“文博熱”火爆、“文創風”勁吹,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文脈傳承弦歌不輟、歷久彌新。

    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12月7日,游客在古運河畔的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無錫窯群遺址博物館參觀。江蘇省無錫市是依京杭大運河而生的城市,近年來,當地以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為核心,持續推進河道治理、水質提升、文化遺產整理、保護修繕開發、工業遺存再利用等方面的保護實踐工作,逐步將大運河兩岸建成璀璨文化帶、綠色生態帶、繽紛旅游帶。

    回望2023,文化之花在祖國大地盛放。今日之中國,“文博熱”火爆、“文創風”勁吹,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文脈傳承弦歌不輟、歷久彌新。

    新華社記者 楊磊 攝

    5月8日,游客在西安大唐不夜城觀看互動節目“盛唐密盒”。漫步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區,仿唐建筑飛檐斗拱、層樓疊榭;華燈初上后燈火璀璨、游人如織。散落在史書典籍中的故事遺珠,通過現代舞蹈、真人演繹、現場互動等形式,再次呈現在世人面前。

    回望2023,文化之花在祖國大地盛放。今日之中國,“文博熱”火爆、“文創風”勁吹,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文脈傳承弦歌不輟、歷久彌新。

    新華社記者 鄒競一 攝

    11月13日,工作人員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縣的一家苗繡企業展廳給客人介紹苗繡產品。近年來,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縣不斷培育和打造苗族刺繡特色產業,形成集“研、產、銷”和旅游觀光于一體的苗族刺繡產業鏈,使大山里的“非遺”煥發出新的生機。

    回望2023,文化之花在祖國大地盛放。今日之中國,“文博熱”火爆、“文創風”勁吹,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文脈傳承弦歌不輟、歷久彌新。

    新華社記者 楊楹 攝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成熟熟女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超碰在线中文字幕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在线观看_一级欧美一级日韩片_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_亚洲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