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12月22日從安徽省地質博物館獲悉,近日,自然資源部辦公廳下發《關于公布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建設名單的通知》,巢湖地層古生物與地質環境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以下簡稱“巢湖野外站”)獲得批準,這是安徽省首個獲批的自然資源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據介紹,巢湖野外站以安徽省地質博物館為依托單位,聯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合肥工業大學、安徽省公益性地質調查管理中心共同申報建設。依托環巢湖地區獨特的地層古生物優勢和豐富的地質遺跡資源,圍繞海生爬行動物起源與早期演化以及三疊紀生物復蘇研究、下三疊統奧倫尼克階底界界線層型與古環境研究、環巢湖地區地質遺跡的保護與利用研究等3個研究方向,重點開展古生物學、地層學、地質環境等領域的野外觀測、監測、采樣、試驗、研究、教學、保護利用工作。巢湖野外站已積累了十余年的科學數據,基礎設施較為完善,儀器設備較為齊全,并承擔了十余項科研任務,取得了較好的科研成果,達到了部級野外站的建設條件。
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是自然資源部布局建設的三類創新平臺之一,重點開展野外科學觀測、監測與綜合研究,試驗示范創新成果,系統獲取自然資源科學數據,為科技創新活動與科技資源共享提供支撐服務。下一步,巢湖野外站將以“打造成為全球早三疊世海生爬行類起源與早期演化研究、展示、觀測中心,國際下三疊統年代地層學研究、展示、觀測中心,致力于建設成為集野外觀測監測、科學研究、人才培養、遺跡保護、科普教育等為一體,特色鮮明的科技創新平臺”為建設目標,加強資源整合,人才匯聚和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多出創新性成果,并為地方建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服務,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讓巢湖成為合肥最好的名片”添磚加瓦。
(通訊員 張珊珊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郜征 圖片由安徽省地質博物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