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信銀行與富達基金聯合舉辦的2023“幸福+”養老財富管理論壇上,針對當下養老金融市場的不同年齡層、不同客群的養老需求,中信銀行給出了自己的“中信解法”:從全生命周期的養老規劃出發,圍繞客戶不同生命周期階段的財富管理需求,提出“三分四步”的養老理念和實施路徑。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已達到14.9%,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已提高到77.93歲,主要健康指標居于中高收入國家前列。
“長壽時代”來臨,也給養老金融市場帶來更大挑戰。
從金融機構的角度來看,更長周期的財富規劃、更多維度的養老需求,對應著更高難度的養老金融產品和服務能力。它需要跟隨客戶的全生命周期,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提供更適配、更精準的產品及服務。
中信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論壇旨在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站在個人養老金制度施行一周年的時點,與合作伙伴共同探討養老金融未來發展,為創新養老金融服務打開新視野,為踐行金融為民擔起新責任。個人養老金制度實施以來,政策成效明顯,快速激發養老儲備需求,賬戶參與人數持續增加,給金融業全面推行養老金融服務創造了新的機遇,養老金融大有可為。
作為國內最早布局并長期耕耘養老金融服務的商業銀行,中信銀行在十幾年的時間里沉淀出了一套“中信解法”,也被簡稱為“三分四步”。
所謂“三分法”,是根據人生的三個重要階段來做相應的財務規劃:18-35歲,從校園到社會,事業的起步發展期,35-60歲,正處于事業高速發展期,60歲之后,步入退休后的銀發階段。
基于不同人群和人生階段的實際情況,中信銀行率先在行業內提出“平衡收支、預防風險、規劃養老、長錢投資”的四步法,通過貫穿一生的財務規劃,實現人民群眾退休以后的生活質量保障。
對此,中信銀行打造了包含“一個賬戶、一套產品、一個賬本、一套服務、一支隊伍、一個平臺”六大支撐,覆蓋養老資金籌備期和養老資金運用期的全生命周期“幸福+”養老金融服務體系。
從2009年推出國內首張老年客戶專屬卡“幸福年華卡”,開始布局養老金融;經過十幾年的沉淀和完善,中信銀行形成了圍繞客戶全生命周期的“幸福+”養老金融體系;再到聯手中信金控、中信集團,組成養老服務的聯合艦隊。中信銀行一直在為用戶有備而老、幸福養老的目標而努力,這是一家股份行在“長壽時代”下交出的答卷,也是一家國有銀行踐行金融為民的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