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公里長、200米寬的機場大草坪猶如城市綠毯,38個城市展園驚艷世人目光…… 11月13日,“2023網聚美好安徽”采訪團走進合肥園博園。雖初冬已至,卻處處充滿生機與活力。在這片被譽為“城市綠肺”的地方,一個生態新景觀、城市新地標正加速崛起,綠色未來在這里綻放。
亳州園里中華本草大觀園將古老的中藥歷史展現得淋漓盡致;蚌埠園內山水并重、叢林藹藹,顯現“雙墩發祥地,淮上明珠城”的底蘊;蕪湖園里米市“煙火”佛仿佛穿越時光;安慶園黃梅余音裊裊,以振風塔、六尺巷等代表性元素進行設計,“宜園”風采讓人流連忘返;黃山園里廊橋、六角亭等徽派古建移步換景,展現“夢幻黃山、煙雨徽州”的獨特魅力。五大城市展園爭奇斗艷,全省各地標識性文化元素盡顯徽風皖韻。
游客漫步公園,不禁贊嘆時間的魔力和創新的魅力:10年前,駱崗機場完成最后一個航班;10年后,駱崗機場變身世界最大城市公園。這一場完美蝶變,見證著合肥城市更新的生動實踐。
作為老駱崗機場最核心的建筑,航站樓也被保留下來,“合肥HEFEI”字樣的標牌再度重現?,F在,航站樓的二層被改造為城市建設館,大機庫變身藝術廳,信標臺成為美輪美奐的“小蘑菇”在夜空閃亮,機場跑道建成開放式大草坪,百姓大舞臺為千萬群眾留住了城市記憶……在傳承和創新中,園博園成為了新地標和網紅打卡地。
夕陽下,市民徜徉園中觀美景,更被涌動在每個角落的科技元素所折服。無人駕駛巴士、無人售賣車……這些黑科技紛紛在園博園里炫“酷”,通過場景應用讓市民游客體驗最新科技、感受美好生活。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人心所盼。如今的駱崗公園,猶如一塊巨大的翡翠鑲嵌在巢湖之畔。一草一木,蓬勃盎然,將綠色底色鋪陳得多姿多彩。
據了解,合肥園博園前身是合肥駱崗機場,作為曾經合肥的空港門戶,這里見證了合肥的飛速發展,也承載了無數合肥人的奮斗歷程。為了留住一片綠,留住機場文化與鄉愁,如今這里被改建成一座生態優美、功能完善的園林公園,保留老機場的歷史元素,賦予它新的生命和活力,成為第十四屆中國(合肥)國際園林博覽會的舉辦地。
據介紹,園博園區域規劃面積323公頃,總體布局為“三區一館”,包括百姓舞臺展區、生態園林展區、城市更新展區和城市建設館。百姓舞臺展區包含機場主、輔跑道和中央草坪帶,是世界上最大的規則形城市中心草坪;生態園林展區對機場廢棄地實施生態修復,打造梅花園、牡丹園等17個生態片林;城市更新展區保留并利用原機場建筑,升級改造成一座集歷史、文化、科技、藝術為一體的園博商業街區;城市建設館展示中國城市的歷史、發展成就和未來。同時,園區建設有38個國內外城市展園,每個展園都有其獨特亮點,展示各個城市的靚麗風采。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吳夢君)